著名作家王蒙:阅读不可能被替代 苦读是必要的

18.04.2015  02:48


著名作家王蒙在全民阅读泰豪论坛上做演讲。(记者陶望平 摄)


王蒙、邬书林、郝振省、张立勇受邀担任演讲嘉宾。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17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如果用影视代替阅读,实际上是使自己的精神能力退化。”著名作家王蒙说,尽管现在的传播技术非常发达,但传统的阅读仍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此外,王蒙表示,他年轻的时候非常讨厌苦读这个词,不过现在他感觉到苦读是必要的,要有费劲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消费性阅读的趣味、过瘾。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17日上午召开的“书香赣鄱:在学习中崛起”全民阅读泰豪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如是说。

  王蒙在论坛上做演讲时说,年轻的时候如果礼拜天不开会的时候,他最大的享受就是阅读,“可现在我花时间最多的还是看电视、上网,第三才是阅读。”王蒙说,和电影、电视、音频、视频这些产品相比较,读书是最容易引起疲劳的,因为他的思维强度是最大的,读书把你的想象力、分析力都调动起来。

  王蒙表示,观看音视频产品,实际上是你一边看一边被打开,当然你也可以跳过去,但是思维的强度、深度和读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尽管当前看影视产品的人群很多,但是阅读仍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如果用影视代替阅读,实际上会使自己的精神能力退化。

  对于阅读究竟是消费还是生产这一问题,王蒙说,在大众化、市场化的环境中,阅读要有可读性、要好看、要有悬念,要让读者掏钱买这个书,这样 很容易就走向消费化,“可是消费化的阅读也是完全无罪的、是可以的。”王蒙表示,能形成一种精神动力的阅读与消费化的阅读是不一样的。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讨厌苦读这个词,因为我觉得阅读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何必苦读呢?”王蒙说,现在他感觉到苦读是必要的,不能只停留在消费性阅读的趣味、过瘾,要有费劲的阅读,要有精神劳动的阅读,要有生产积累的阅读。“我提倡生产性的阅读,要把阅读当做一个劳动来做。

  王蒙说,各种先进技术在带来好处的同时,必定会带来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什么都给你解决了,你不用死气白咧地背诵,什么都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其实越是网络的时代,我们越要静下心来,以攀登高峰不畏难的精神去阅读。

   王蒙其人

  王蒙,男,汉族,1934年10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皮,194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至1989年任文化部长。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1953年,年仅19岁的王蒙拿起笔创作,就写下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开启其文学创作生涯。1956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因作品受到批判,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长期在北京市郊区从事体力劳动。1962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当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出现伟大转折的时候,王蒙的一篇《春之声》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在中国大地上的萌动。

  2010年11月15日,王蒙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