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还会说方言吗?

28.02.2015  10:48

城里小孩回老家 方言没学会反使老人普通话“被提升” 农村孩子也一样 10岁以下的基本都用普通话交流了

老人感慨以后方言或将日渐式微 专家呼吁保护好方言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过年了。”这个春节,行走在家乡,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都说上普通话了”,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用流利的普通话聊着天,而一旁的爷爷奶奶们也用上蹩脚的家乡普通话陪聊着。

农村10岁以下的孩子基本用普通话交流但能听得懂方言,而从城市回来过年的孩子基本听不懂方言,反倒把乡下老人的普通话水平提升了不少。”春节期间,记者走访时听到多位老人感慨,这样下去,以后当地方言或将日渐式微……

小孩基本都用普通话交流

这些年我们大人在外面打工,儿子留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儿子现在说一口普通话,我们回来和他说话,也得说普通话。”36岁的彭广清是地道的铅山县农民,整个春节下来,彭广清感觉有些别扭,和邻居聊天说铅山话,一转身和儿子又得说普通话,很多时候转不过来。

农村10岁以下的孩子基本用普通话交流,这些孩子不会说地方方言,不知道算不算好事。学好普通话无可非议,而这样的结果是,方言就消失了。”上饶县退休教师游辉告诉记者,孙辈中有个孩子小时候上饶话说得很好,后来到外面读了几年书回来,上饶话说得就不麻溜了。

11岁的小学生易明说,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交流都用普通话,很少有人在学校说上饶农村话。“有几次我一开口,就被一些来自县城的同学嘲笑‘很难听,听不懂’,慢慢地自己也不想说了。现在,很多上饶话中常见的习惯用语自己也听不懂,更不用说使用了。

农村老人普通话“被提升

林光辉来自萍乡,儿子今年13岁,今年寒假,林光辉让儿子回到老家萍乡“锻炼萍乡话”,他觉得儿子应该学点家乡方言。

以后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萍乡人,结果一句萍乡话都不会说,这怎么成。”林光辉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本来希望爷爷奶奶能够教孩子说萍乡话,谁料孩子回去以后只说普通话,反倒使乡下老人的普通话水平提升了不少。

每次我回老家,也感觉到现在的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每次我见到孩子们,也习惯开口说普通话。”林光辉告诉记者,这在现在的农村孩子中是普遍现象。

我这个上饶老头,也要学说普通话了!”陈根发今年74岁了,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说,这两年,他也开始学说普通话了。“外孙和孙子回家,都是说普通话,我一口方言出去,女儿、儿媳都不高兴,生怕把孩子的普通话带出家乡口音,现在小孩金贵,以后要出省、出国,不能让他走我的老路。

年轻人把家乡话说得南腔北调

芦席在广州上了四年大学,后去上海工作了两年,又在南昌工作了两年。芦席春节期间回上饶老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说也不敢说地道的家乡话了。

原来还没太意识到,但今年过年回上饶,初中同学聚会,大家都在用方言聊天,我才说了几句,他们就问我说的是哪里的方言,我当时就‘晕’了,之后也就没敢多说话。”芦席回忆起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上饶话太难懂,连同宿舍的室友都不愿意和他交流。芦席决心“入乡随俗”,改掉乡音,“最起码要能和别人说话吧!”在广州上学让芦席学会了说纯正的粤语,去上海工作让他学会了上海话,回到南昌这两年,他说话也带了南昌话惯有的语调。离开家乡8年了,芦席只在每周两次和父母的通电话中,才会说说家乡话。他突然意识到,他学会了说粤语、上海话和南昌话,却把自己曾经最亲切、最熟悉的乡音丢了。

我们同学去年聚会的时候就发现,现在大家回来再说家乡话,那个语调啊,全把家乡话说得南腔北调了。”芦席笑着说道。

你会教孩子说家乡话吗?

采访期间,不少家长纷纷反映确实存在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说普通话,特别是在学校,更是以普通话为主。那么,还有没有必要教孩子学说家乡话呢?

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部分家长,这些家长的观点存在不小分歧。

支 持

家乡话是“” 丢不得

网友“寂静岭”:在我大学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为了沟通更顺畅,大家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但我对家乡话始终保持着一份眷恋。出门在外,偶尔听到家乡话总是倍感亲切。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家的符号。

我儿子今年五岁,自他出生后,我从来没有避讳过在孩子面前说家乡话,也会认真教他说家乡话,让他主动用家乡话跟长辈们问好。当然,在幼儿园里,儿子还是会说普通话。

方言所承载的,不仅是家乡人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很多形象化且有趣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其特殊魅力。现在让孩子通过家乡话充分了解家乡文化,他长大后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在我看来,即使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各地家乡话也不能丢,丢不得。

反 对

说好普通话 去哪儿都不怕

网友“嘟着”:家乡话,让我又爱又恨。作为一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孩子,浓重乡音曾在很长时间内是我与人交流的妨碍。大学期间,我一张嘴说普通话,同学们就会笑我的乡音,即使并非恶意嘲笑,也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我还曾因为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而遭到过几家公司的拒绝。这些曾经的阴影都在提醒我,一定不要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

因为要教孩子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自己带孩子,基本不让老家的父母和公婆插手。现在女儿读小学,普通话说得很好,以后不管去哪儿,再也不会像曾经的我一样被人笑话了。还有,我总是觉得,说纯正普通话的女孩子要比满口家乡话的女孩显得淑女很多。

网友“李霞”说:小孩子以后上学、考试、找工作都需要用普通话,方言用处不大,学起来又比较占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让她学门外语呢。

【观察】

方言很草根 方言有乡情

南昌民俗和方言专家黎传绪认为,方言是普通话的源头,文化多样性的宝藏。方言的生动形象之处很多,而且表达极其通俗,很多人在明白南昌某句方言的意思后,常常会对这种传神、精妙的表达拍手叫绝,甚至忍俊不禁。

作为普通话发展的源头活水,方言一直与普通话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对于丰富普通话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方言中很多词语最终进入普通话,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在文学方面,方言文学更加生动形象;在词汇方面,方言是最丰富的宝藏;在文化方面,方言最能体现我国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所以,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普通话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的时候,越要注意保护好方言。(记者叶伟)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