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供应紧张 南昌红谷滩限气折射企业利益博弈

20.01.2014  21:14

■记者左阳天/文

   最近准备把家迁往南昌市红谷滩的王先生很烦恼,为了让家人住得舒服些,他花两万多元在新家安装了地暖系统,本打算近期搬进去过年,没想到前往燃气公司购买天然气时,却被告之只能预购50立方米,而他新家的地暖一天就要用掉30立方米天然气。王先生很疑惑,从没有公告说南昌要限气,这样一来等于自家的地暖白装了。

   据了解,去年11月份以来,不少家住红谷滩的居民在购买天然气时被告知只能预购50立方米天然气。为什么老城区不限购而红谷滩要限?带着疑问,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限气背后是多家供气企业在进行利益博弈。

  调查

  南昌天然气并未出现供应紧张

  对于近期限购天然气一事,南昌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昌中油燃气)回应称,他们是收到了政府部门的通知。然而,记者采访江西省能源局得到的说法是,该局近期的确下发过相关通知,但并没有针对燃气企业,更没有要求供气企业对居民用气限购。

  记者了解到,省能源局曾于去年12月6日下发《关于调整2013年迎峰度冬期间气量分配预案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今冬明春天然气重点保供的地区是南昌市。用气紧张时,城市天然气企业在上游供气企业无法安排增量气的情况下,要优先动用LNG等储备气源供气,确保居民、公服用气,不减压、不断供;如果仍不足,要启动有序用气方案,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该局副局长涂迎九对记者表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要求供气企业始终把居民用气摆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保公服用气,最后尽量保证工业用气。即便天然气出现重大供应短缺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份《通知》主要是为应对天然气供应出现重大瓶颈时而作的预案。

  那么目前南昌市用气情况如何,又是否达到了最高峰值?

  14日,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我省上月通过积极争取,中石化临时增加我省冬季供气量,相应的南昌市用气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目前日供气量保持在65万立方米以上(最高70万立方米),达到了南昌燃气公司与省天然气公司供气合同中12月份的日供气量(64.5万立方米)。涂迎九透露,2013年12月份南昌市区天然气日用气量基本维持在60万立方米至68万立方米左右,其中居民用气约20万立方米,工业用气和公服用气约40万立方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去年12月份南昌居民每天用气在20万立方米左右。按照省能源局的《通知》精神,先确保居民用气,然后是公服用气和工业用气。如果出现供应紧张,南昌市居民用气还有40万立方米的空间。

  博弈

  多家大企业角逐省城燃气市场

  既然南昌天然气未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政府部门也没下发限购的通知,供气企业又为何要限购?就此,记者提出想进一步见面采访南昌中油燃气相关负责人,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以请示了公司负责人不接受采访为由表示拒绝。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去年12月份每天南昌全市用气量最低60万立方米计算,以最低收费标准3.2元/立方米为单位,南昌每天天然气蛋糕最保守估计为192万元,一个月收入为5760万元。该人士指出,红谷滩限气可能与多家公司争夺南昌的燃气市场蛋糕有关。南昌市最高峰时期一共有9家企业在市场供气,几家龙头企业一直在谋求整合南昌市场。

  记者了解到,占据省城天然气市场最大份额的是南昌市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燃气公司)和南昌中油燃气,前者主导老城区板块,后者则主要掌握着红谷滩新区和经开区板块,其他几家天然气公司则分别获得南昌市内的个别板块。

  这几家供气企业实力到底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南昌中油燃气是由中油中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8月,中油燃气集团公司(注: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和中油中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收购原南昌瑞生燃气实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获得了红谷滩新区和南昌经开区的燃气经营权。中油燃气集团公司和中油中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都有着中石油的背景。

  再来看看稳居南昌天然气第一大份额的南昌燃气公司。2003年7月,该公司是由上海大众燃气、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上海大众燃气占其注册资本的49%,原始投资额为6862.12万元。

  至于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华润燃气,其自2004年在苏州投资第一个城市管道燃气项目以来,业务发展迅速,并不断在各个省份“攻城略地”。南昌天然气市场也被华润燃气看好。2009年底,大众公用的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大众燃气在产交所挂牌转让的南昌燃气公司49%股权转让项目,通过场内电子竞价方式,已确认受让人为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价格为6.98亿元。2012年8月份,华润燃气大手笔斥资24.15亿港元,向母公司收购天然气管道业务资产,以扩展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天然气业务覆盖范围,足见其胃口不小。

  至此,南昌天然气市场背后分别站着两大巨头:中石油和华润集团。

  分析

  整合天然气市场 部分企业难谈拢

  两大供气巨头在南昌市场上博弈,其中中油燃气限购,业内人士认为其或许另有打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昌市在积极推动天然气户户通工程,这也是该市改善能源结构、优化城市环境、造福百姓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虽然南昌市已经跨入了天然气时代,但目前还有许多居民和工商业经营者尚未使用天然气。南昌市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目前,红谷滩中油燃气等公司已成功转供天然气,但都未与上游的中石化公司签订供气合同。由于城市管网线路的原因,南昌燃气公司作为上游企业向中油燃气供气。

  为了让更多百姓能早日用上天然气,南昌市政府积极推动和协调燃气公司以转供、接管、兼并等多种形式,对管道液化气进行市场整合。南昌燃气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市场整合领导小组,进行此项工作。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前后完成市场整合。

  说起此次限气的红谷滩,一位能源部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谷滩没有进入城市的长输管网,相对全市来说像个孤岛,这会造成一个问题,通过其他管网‘转’一下,‘转’一下就要费用吧?有关部门一直要求南昌市进行整合,就用气安全来说,要求县级单位只由一家公司来运营。南昌市有些片区都在整合,有些楼盘都已经整合成功,但有些企业因要价太高最后没谈拢。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大的用气环境外(注:目前我国用气还不充裕,很大一部分主要靠进口),中油燃气限购还有两种可能,一方面南昌燃气想进入红谷滩,整合赣江以西市场。而作为红谷滩的传统供气大户,中油燃气不想放弃日渐成熟的红谷滩市场,这次限购也不排除中油燃气向社会释放信号并给外界施压;另一方面,因为南昌燃气公司也在积极整合红谷滩等赣江以西的市场,该公司作为上游企业向中油燃气供气,在用气资源上有很大的主导权。

  对于业内人士的说法,南昌中油燃气和南昌燃气公司并未给予反馈。

  提醒

  地暖能耗高 普通家庭慎用

  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能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我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未来如何缓解能源紧张是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地暖是耗气大户。

  据省能源局副局长涂迎九介绍,南昌市约有4000户地暖家庭,这部分用气会比较集中,基本是晚上下班开始用,而晚上正是用气高峰,各家都开始做饭,地暖这部分这对整个管道的气压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用地暖按照一天消耗30立方米气计算,一天要花100元,一个月花费达3000元。

  此外,随着未来能源将更加紧张,天然气涨价是必然趋势,对天然气实行阶梯收费也是大势所趋。今后使用天然气采暖的费用会更高,建议普通收入家庭和人口较少的家庭少用地暖。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