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又回来啦!”:南昌市供销社在改革中获得百姓称赞

29.04.2016  17:47

                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加强合作与联合是供销合作社壮大自身与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推进综合改革则是供销社自我发展和提升服务本领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销合作社不管怎么改,为农服务的方向不能动摇,各项改革都要本着为农服务去,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近年来,南昌市供销社通过合作与联合,在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突破,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恢复基层组织,“新网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改革中,南昌市供销作合作社从进一步优化“五大网络工程”建设入手,按照省社提出的要求,全系统努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能力。

                一是抓好基层组织的恢复。把优化网络布局列入改革的重要内容,全系统基层社总数已恢复到80个,实现县级社全覆盖。发展农民合作社196家、村级综合服务社845个、农资连锁网点1344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810个,再资生资源回收网点849个,烟花爆竹网点1224个,实现经营网络乡镇覆盖率100%,为服务“三农”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全系统结合开展“三社创建”活动,不断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2015年,南昌县黄马供销社等11家基层社入选省供销社第四批(2015年度)基层社标准化示范社,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第五批示范社,全系统基层社标准化建设单位达到41家。

                三是抓好基层组织升级改造。南昌县、新建区等县区供销社采取自筹资金和联合开发的方式使基层社改造面貌一新,进贤县供销社采取整体打包方式,分两期推进李渡、白圩、七里等8个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计划新建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11070㎡,总投资约1277万元,由于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了基层社组织升级改造和新网工程建设水平。

创新服务方式,发展空间不断拓宽

                一是有效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土地托管工作。南昌县、安义县、新建区等地供销社相继成立农业服务公司,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实现土地成方连片,由为农服务企业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的全程或半托管服务,努力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难题,打造农民处出打工,供销社进村种田为农民打工品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多羸目标,至去年底,托管服务总面积达36060亩。安义县社组建的江西省供销绿能农业服务公司,购置各类农业机械140余台套,服务水稻总面积1.8万亩,直接带动农户6700余户,实现亩均增收260元。

                二是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与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实现对接。先后组织湾里华兴农林专业合作社、进贤县温圳永生绿色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等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社参加第六届中国海南农民博览会、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组织新建县绿源井冈油茶专业合作社等3家单位入驻江西省锦江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是开展“引导资金”公益培训项目。湾里区供销社承接的茶叶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培训茶农1000人次。

                四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去年,南昌市政府将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商工作纳入全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南昌市社先后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搜空、鼎鼎、先锋、智慧城等十多家电商企业学习考察,明确了《全市供销社系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并注册全资企业供销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全市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和运营。进贤县供销社与本县电商企业合作,在位于县城商业物流聚集区构建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园区及创业孵化服务中心。设立了020展示体验馆,内设农产品、特色产品、文房四宝文化产业、医疗器械、日用消费品五个功能区,带动5个农产品龙头企业和3个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上线销售,第一批30个乡镇分运营中心,月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市社还组织了18家单位入驻总社电子商务全国平台,促进系统走线下资源整合、线上网络融合的“创新”、“务实”、“高效”发展之路。

创新经营模式,聚焦项目善做善成

                南昌市供销合作社为使全系统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挖掘经营潜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项目。

                一是经过多方协调努力,去年共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省级引导资金项5个,争取资金261万元。进贤县钟陵基层社投资125万元兴建建筑面积600㎡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改变了基层供销社原来破旧的面积,提升了供销形象,预计年销售额可500万元以上。

                二是高标准推进市级“新网工程”服务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去年,各县区供销社共申报市级项目27个,审查通过的已有16个,申报总面积14556.64㎡,总投资980万元,申请资金433.2万元。

                新建区南矶基层社投资150万元,新建房屋铺面1000㎡,构建集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生态旅游等为一体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免费为当地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文化娱乐、金融邮政代理和“三农”保险等公益性服务,得到了当地农民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湾里区罗亭基层社投资50万元升级改造罗亭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改造经营面积近1000㎡,有效地提升了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

                三是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南昌市供销社举全社之力,自筹社有资金1.7亿元建设“南昌供销为农服务中心”项目,由市社全资企业南昌市昌洪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以每亩704万元获得位于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片区12.186亩项目用地,总建筑面积将达4.6万㎡。目前,用地规划报建等手续基本完成,并即将开工建设。

创新管理方法,以平台优化环境抓发展

                一是摸清家底、搭建平台。通过调查摸底,市社兴业资产公司有经营性资产达130多处,经营面积近50000平方米。在调查摸底基础上,绘制了南昌市供销社资产分布图,并搭建市兴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市社企业管理处两个社属经营性资产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管理,社属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市社全资企业南昌市兴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按照《南昌市供销合作社经营性资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去年对66处社属经营性资产在全市公开拍租、招租,租金水平同比增长5.6%。市社还注重依法行政,专门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在制定政策文件、签订合同协议、管理社有资产等各方面严把法律关,充分维护和保障供销社合法权益。

                三是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市社属江西丰和农产品有限公司在五纬路开发的“丰农大厦”项目前期筹备和开建已经就绪。市社属重组企业昌洪果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200万元,对冷库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扩建面积达5000平方米,总库容由过去的3000吨增加到安全库容10000吨。今年开春后,全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实行连锁配送,全市系统储备供应化肥达31.8万吨,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通过庄稼医院等开展30多场次活动,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和技术服务资料1000份,为农民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服务500余次。各县区还积极推广农资“易货贸易”,把化肥赊销给农民,通过帮助农民收购或引荐到专门加工的企业进行销售使资金回笼,减轻农民负担。

                由于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结合实际的解读,全市各级供销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忙景象,老百姓茶余饭后,常常评价:“供销社又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