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供销社怎么抓改革?梅岭供销社改造资产谋发展

04.08.2016  00:04

                在风景秀丽的南昌市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山深处,有两排古色古香的店面沿街而立。这两排店面就是南昌市环境最美的基层供销社——梅岭供销社的所在地。

                融于灵山秀水之间的梅岭供销社,在综合改革中如何去谋发展,怎样去为农服务呢?

改造存量资产,价值增加2倍

                在7月28日的现场学习考察中,记者了解到,1974年1月成立的梅岭供销社,是南昌市生态环境最美的一个基层供销社。省店公路、蛟万公路像银色的飘带穿街依店而过。在综合改革中,梅岭供销社为谋求发展,主动作为,不仅构建了为农服务体系,而且盘活了存量资产。

                “在梅岭供销社工作的28位干部职工,呼吸的都是甜得可以买钱的空气。”湾里区供销社主任单小健介绍,梅岭供销社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在以前的改制过程中,保留了近3000万元的存量资产,其中,国有土地11余亩,沿街店面17000平方米,办公用房近200平方米,其它房屋面积1800平方米。

                因有25位员工因年龄等原因离退休,现在虽然只有4名管理人员,可从2013年开始,梅岭供销社就率先启动了拆旧改新工程,顺利完成了700平方米临街店面和近2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改建、装修。经过改建、装修,资产比以前升值了2倍。

                尽管山高、路远、林深,去年,梅岭供销社却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完成销售总额2600万元,实现税利20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

                除了在夹缝中谋求自身发展,梅岭供销社还在综合改革中,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利用社有存量资产,创新服务方式,搭建 “三农”服务平台,打造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单小健介绍,梅岭供销社为服务好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整合现有便民服务资源,着力打造了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和农副产品网上代销,及劳动就业、文化娱乐、餐饮旅游、订票缴费、中介代办、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构建了镇、村各类服务网点31 个。

                为了搭建电商平台,开启山区电商之门,今年,湾里区供销社与江西智惠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在梅岭镇政府附近的店前街中心地段,成立了梅岭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并计划在各村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单小健说,这些站点的陆续建成和正常运转,将承担起电商培训、代购代销、订票缴费、物流中转、餐饮、酒店、旅游、金融服务等功能,以便为山区农户和外来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为了带动农民致富,助农增收,梅岭供销社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山区资源,领办、发展了梅岭种养专业合作社、梅岭笋用竹专业合作社、梅岭杨红花卉果树专业合作社、梅岭养羊专业合作社、梅岭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梅岭高旭养牛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800余人,社员出资达1500万元,帮助农民增收近2800万元。

                同时,梅岭供销社还建立了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其中建立乡镇回收站1个,村级回收点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