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保姆”——看德兴市海口村古文化保护生动实践
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一条条破旧的古街道、一幢幢危旧的古建筑修葺一新,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给昔日宁静的古村落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该村已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
海口村历史悠久,唐初建村,宋成集镇,古时就是商贾云集、文风昌盛之地。由唐及清,该村出过进士百余人,遗存有古宅、古街、古戏台、古碑等众多古建筑。
古村保护合力而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居住在古村古宅内的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住上新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部分村民把老宅拆除重建;随着村民外出务工的增多,造成一些古建筑缺少维修,也加速了老房子的倒塌。到2005年,海口村古宅剩下不到40栋,对古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7年,对古文化兴趣浓厚的董文才、董世良、董辉任等村民,找到了海口镇政府,提出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发动村民一起保护、发掘海口村的古文化。在市、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当年7月,海口镇古文化文物保护研究协会成立,热衷文物保护的董文才被推选为会长,从此当上了古文化保护的兼职“保姆”。
“因为这些古建筑很多都是民宅,房屋产权归属个人,村民没有经济能力维修,但如果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资金压力太大。同时,公共资源资金用于私宅的修缮存在不合理,在现实中也难开展。”海口镇镇长王军无奈地告诉记者,古文化保护需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与政府形成合力,民间协会的成立对古文化保护工作是一个有力补充。
说干就干,协会成员对海口村所有的古宅、戏台、古井等进行逐一认领;发动村民加入到保护好古文化中,在各村民小组推荐的人员中选定可靠的人员作为文物点看护员;把相关古建筑资料分门别类建档,将流散于民间的石刻古碑集中保管。同时,启动了海口村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近年来,海口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协会对村内古建筑的修缮工作。“我们家的房子十年没有住人,不但漏雨,而且主梁都快断了,全部都是镇里和协会找人修的,我们不出一分钱。”看着自家的老屋如今修缮一新,村民董纯飞表示,现在他把钥匙也交给协会保管,比自己管理更放心。
经过7年努力,如今海口村内徽派古宅、古城门、古青石巷等修缮一新,全村69处古建筑、古树景点都上了“名片”,与古村内古码头、董氏民宅群、寒泉井、后街万年台、古樟树群等景点串在了一起,供游客参观。2012年,海口镇获得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古村开发保护为重
海口古街全长1793米,古代是条穿村而过的青石板路,一头连着古码头,一头连着古文昌阁。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今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当地在改造中严格按照古街道标准修建,宽3米、中央为青石板、两边是鹅卵石的仿古街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街道,让人有怀旧感,我们到这儿玩就好像穿越历史一样。”南昌游客赵玲玲说。
“危旧古建筑恢复了昔日的生机,也吸引了游客前来参观,我们所有旅游开发都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再利用,所有的古建筑原貌一律不变。同时,保护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遗存,避免历史文化村落在旅游开发中空心化,失去活力和灵气。”董文才告诉记者。
如今,古文化文物保护研究协会在海口镇政府的指导下,正筹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规划建设古村旅游集散中心,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休闲,带动古村农民增收致富,让古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