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尔”胡启初:曾写200万字长篇小说

05.05.2014  12:57

人民网南昌5月4日电 (记者秦海峰)20多年来,他以顽强的毅力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2年多来,他建立“守望之家—杜鹃花小屋”,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当地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去年,他入围“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候选人,荣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提名奖、江西省第二批“雷锋哥”和萍乡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他,就是江西省芦溪县南坑镇留守儿童“守望之家”的家长——胡启初。

身残志坚誓与生命赛跑 曾写出200万字小说

初中仅仅上了3个星期,胡启初就辍学了。高位瘫痪的他从此开始了25年的轮椅生涯。胡启初说,他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生命会结束,所以,他只能和命运赛跑。农家出身的父亲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但却经常从亲朋好友那里为他借来一些励志的书籍。从书里,他不仅知道了张海迪,还知道了史铁生、霍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张文学小报,促使他对写作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他坐在轮椅上,用他那只还能活动的左手,写下了小小说《山恋》、散文《心雨无声》和两首小诗寄给这张小报编辑部。没想到,这些作品陆续在小报上发表了。更没想到的是,小报编辑部几位编辑在知晓胡启初的情况后,还带着慰问金和礼品专程前来看望他,鼓励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让胡启初燃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从此笔耕不辍,写出了一批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诗,还写出了2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见杜十娘》和《情剑归鞘》,发表在网上,点击率非常高,一些年轻人被他的顽强毅力所感动,同时也被他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所震撼,都尊称他是“中国的保尔”。

坐着轮椅办起留守儿童之家 筹划爱心果园基地

2012年,胡启初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学校纷纷邀请他举办励志讲座,在这一过程中,胡启初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尤其是当他了解到母校120多名学生中就有60多名留守儿童时,他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他突发奇想: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给他们以家的关爱和温暖。说干就干,他立即着手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并取名为“守望之家”。为此,他坐着轮椅,由父母推着,来窑下小学找校长商量。村小学校长立即向南坑镇中心小学校长汇报。

胡启初想办“守望之家”的事情很快引起芦溪县、南坑镇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共青团芦溪县委联系到一家公司公司捐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购置了电脑、桌椅、书架、课外书籍等物品;民革芦溪支部捐赠了数百本图书和练习册,以及篮球、象棋等体育器具;去年9月,“守望之家”在南坑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搬进了新建成的窑下希望小学,留守儿童们的活动室和档案室也由一间不足10平方的破旧小房间扩大到了两间共计60平方的大房间,南坑镇为其购置了全新书架、桌椅、音响等物品。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守望之家”里供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物品日益丰富起来。如今,守望之家环境条件越来越好,胡启初也更加坚定了当初从事关爱留守儿童事业的决心,决定脚踏实地办好“守望之家——杜鹃花小屋”。今年,他还在筹划建立“爱心果园基地”和“爱心菜园基地”两个项目。

成立启初关爱志愿者协会 将留守儿童事业做大做强

胡启初觉得光有“守望之家”还不完整,还要有能给孩子们以关爱和温暖的人,在他的多方联系和倡导下,300多名志愿者陆续加入到了这支义务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他们来自上栗志愿者协会、阳光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团队,既有公务员,又有企业家,也有大学生,还有音乐、体育老师。

同时志愿者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着,除江西省内的,还有贵州、湖南、新疆、广东、浙江,河南、内蒙古等地的,甚至有法国ESSEC高等商学院的5名中国华裔、法国籍和韩国籍大学生加入,其中党员志愿者有20余人。在胡启初召集下,志愿者们每个星期六都会为偏远山区村的孩子们组织活动,或与其他学校孩子交友联谊,或在志愿者带领下唱歌跳舞,或举行棋类球类等各种比赛,或走到户外去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目前,胡启初守望之家开展爱心活动53次,联系服务群众610余人,募集捐款3万余元,结对资助、帮扶困难留守儿童60余人,帮扶困难群众300余人。4月,他已注册成立了萍乡市启初关爱志愿者协会,力争将关爱留守儿童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