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好“义门陈”非物质文化

17.10.2017  17:26

  10月13日,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率15名省政协委员赴德安县开展以“‘义门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介”为主题的“委员活动日”活动。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莉、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舒国华参加活动。

  委员们一行实地察看了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遗址、文史馆和分庄纪念广场,详细了解了“义门陈”的起源发展和光辉历史,并与九江市、德安县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委员们认为,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其家规涵盖了家法、家训、家范,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对家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许多内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义门陈”非物质文化是江西独具特色的文化世系,具有全国性的影响,足以展现赣鄱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委员们建议,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保护好、传承好“义门陈”非物质文化,深入挖掘、汲取它们的精髓和正能量,积极弘扬良好家风,让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使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和谐文明产生积极影响。当听说该县十分重视“义门陈”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正在进行文化旅游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规划与建设时,委员们希望德安县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义门陈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的挖掘、家风家规精神的传承和旅游项目的开发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

  据了解,唐宋时期江洲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宋嘉祐七年(1062年),“义门陈”奉旨分拆为291庄,迁往全国各地,从此“义门陈”遍布海内外。 (本报记者 王磊)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