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呼唤更多邻里守望

29.04.2014  18:20

昨天,一条关于徐州一母亲虐待女儿的视频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视频称一名三岁半女童遭母亲虐待,灌洗衣粉水、开水烫腿、锐器戳胸背等。邳州警方接受采访时表示,初步调查发现,网传不实,孩子身上的伤是患荨麻疹所致,腿部烫伤也有医疗记录,非其母亲故意为之。(4月27日《现代快报》)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一起关于伤害孩子新闻,总能引发人们对家庭、对教育、对社会的种种拷问。前不久,一组照片披露了成都14岁孩子阳阳的境遇:8小时被父亲殴打17次,后妈也连扇他耳光;四季都住在比“宠物窝”还差的阳台,只有一草席。而邳州这个年仅三岁的女童的遭遇,因其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无疑更加让人揪心。

虎毒不食子。灌洗衣粉水、开水烫腿、锐器戳胸背,这些行径如是出于亲生母亲之手,必须严惩不贷。但从警方的调查结果看,这些都不符合事实,小女孩的伤是因患荨麻疹所致,无疑让人松了口气。一些网民质疑上传视频的邻居有些“捕风捉影”:看见院子里有碎辣椒,就认为女童嘴巴红肿是故意喂食辣椒辣的;看到孩子满身伤疤、牙齿也缺了两颗,就断定是受了父母的虐待。而事实上,邻居们都表示并没有亲眼见到孩子被打,不过是想当然的以结果推导原因。诚然,故意制造耸人听闻的“噱头”来博取关注并不许可,但邻里之间敏感的关注和守望,恰恰是当下儿童保护所缺乏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曾几何时,如果家长有事外出,孩子可以放心托付给邻居;一栋楼里的孩子形影不离地一起玩耍,谁家饭做好了,可以一起去“蹭饭”;谁家孩子玩调皮挨打了,邻居也会上门好言相劝。但现在这样融洽的邻里互动似乎正在被“陌生人社会”瓦解,也给儿童保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前不久,北京13岁的女孩小红因为追星被父亲砍死,悲剧背后,既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短板,也折射出社区关系弱化,对保护孩子的弊端。近两年,邻居们经常能听到父女俩的争吵,几乎每次都能听到小红大吼大叫、摔东西的声音,然而,大家都保持了“集体沉默”,甚至是充耳不闻。社会关注的缺乏,无疑让这个家庭的内部矛盾变得越发难以调和和宣泄,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儿童福利法》已进入立法程序,这当然是孩子们的福音。但在法律之外,社会力量对于儿童权益其实还有更多努力的空间。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正在社区探索建设儿童权益保护平台,通过建设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展开儿童活动,观察儿童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倡导邻里之间的相互守望,预防儿童权益侵害事件发生、干预和援助。邳州这名女童的邻居们,无论是听到孩子哭声便跑过去看她关心她,还是热心地将女童的情况反映到网络上,以期舆论关注给有关部门施压,其实都是社会力量保护儿童的有益实践。

保护孩子就是保护民族的未来。很多时候,保护孩子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这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树立国家亲权意识,别把儿童权益习惯性地看成“家务事”而袖手旁观,也需要邻里之间多留一个“心眼”,多伸一次援手。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