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部生态保护补偿规划 东江源生态保护补偿规划通过评审

07.11.2014  12:33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陈斌华 通讯员罗明夫、谢贤钦)记者从赣州市发改委获悉,该市日前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一致通过了我省首部生态保护补偿规划——《江西东江源生态保护补偿规划》。困扰我省多年的东江源生态补偿难题破解在即。

  东江源地区平均每年流入东江的水量约为29.2亿立方米,占东江年平均径流总量约10%,向广州、深圳和香港近4000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被称为香港的“母亲河”。多年来,东江源头地区不遗余力守护这一江清水,却因生态保护陷入“政策性返贫”的尴尬,更牺牲了诸多发展机遇。

  开展东江源国家生态补偿试点,是保障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饮用水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治理东江源生态环境历史欠账的有效途径。该规划涉及赣州市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以及龙南县、会昌县的3个乡镇,规划总面积为6273.14平方千米,其中流域面积3532.6平方千米。该规划在理清东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现状与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从主体确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等方面,提出了东江源地区生态补偿规划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将为国家建立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