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做好“保民生”基础性工作 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目标

24.07.2015  11:39
原标题:江西做好“保民生”基础性工作 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目标

  最低生活保障是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省把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作为“保民生”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办法,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60万人,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分别为290元和165元,均达到省政府“民生工程”确定的人均补差目标。

  动态管理是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的重要手段,我省严把审核、审批关,每年都会对低保对象进行定期排查、入户调查,较好地解决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问题。各地加强与社保、工商等部门的互动,及时掌握低保对象退休、从业、死亡、户籍变动等信息,及时把新出现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分类施保模式,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确保城乡低保重点向“三无”、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对低保对象中的常补对象照低保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低保对象中的非常补对象给予差额救助,其中,城市的不低于月人均130元、农村的不得低于月人均80元。调整后每户享受低保金的情况,在当地村(居)委会进行长期公示。

  今年,我省还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在九江市浔阳区、庐山区开展居住地申请低保试点,持有九江市户籍和浔阳区、庐山区居住证居民,均可以直接在居住地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