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保育院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3.08.2014  12:4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保育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把学习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教育实践活动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学习氛围   听要有声,看要有影。为了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市保育院注重宣传引导,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保育院醒目处设宣传栏,让全院教师和家长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总要求,能够看得见,说得出,并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在网站上设立专栏,把开展活动的方案、计划、学习材料、警示影片、知识问答、活动纪实等全部发到网上,使全体党员和教师能随时随地地学习,既节省纸张和时间,又便于自学,还可在网上征求意见,直接交流。院网站成为了重要的学习平台和展示窗口。      扎实组织开展    确保取得效果   学习是首要任务,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环节。根据院工作的特点,该院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效果,为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院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大家围绕“对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对新形势下群众路线时代内涵的认识,对‘四风’问题具体表现和危害的认识,对如何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幼儿园作风建设”为主题,进行了自学,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学习,使大家清醒认识到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开展交流学习。全院党员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开展学习龚全珍活动、焦裕禄精神结合起来,联系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畅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意义和体会,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定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决心,达到了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的目的。      坚持注重实效    结出“金果子   市保育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创建“阳光教师社团”,创设温馨“图书区”“爱心伞”,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开展“结对帮扶送教下乡”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家长提供便利服务,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该院以“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为联系教师的平台,创办了“阳光教师社团”,旨在让每个教师在社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该院还分别创建了“专业类、生活类”社团。参加教师共计32人,今年开展活动次数达12次。市保育院“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实行“七个一”建设标准,并加大投入,购买了电脑,开通热线电话,创设温馨“图书区”,以及温馨提示角“爱心伞”,为家长提供便利服务,深受家长欢迎。为让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该院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不同类型的幼儿进行义务辅导、心理咨询,从幼儿身心健康各方面给予帮助,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和贴心人,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该院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帮扶结对送课下乡”活动。2月28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邱瑞根等领导带领市保育院副院长欧阳春明来到芦溪县南坑幼教中心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下乡支教工作。4月10日,市保育院曾华萍院长一行5人走进了结对学校安源区育英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送温暖”活动。4月25日,由副院长欧阳春明带领青年教师到芦溪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师培训,市保育院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沟通、交流、互进的桥梁,从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幼儿教育均衡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