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保送偏爱厅二代 政策篱笆未扎严

15.05.2015  12:02

  南方一所高校梳理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有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发现很多招上来的省优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从学生资料看,他们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中学校长可能也难抵压力。(5月14日《北京晨报》)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许多人眼里光环闪耀,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由于存在自由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频频曝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

  保送生政策是国家教育部旨在选拔特长生的一项举措,在执行中一再走偏脱轨,不得不令人思考“善政”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保送政策和加分政策同出一辙,其用意都在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如果通过保送,为国家选拔出具有某些学科特长的学生,善莫大焉,但遗憾的是,好政策被权力钻了空子,鸠占鹊巢,成为制造社会不公的平台。

  具备保送资格的六类学生中,除了第六类公安英烈子女不是凭学习成绩取胜,属于特殊照顾,其他五类都是由竞技成绩决定的。问题就出在这个竞技成绩上,因为成绩可以作假,就难以保证“保送生”的质量。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竞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生有资格向高校申请保送。而这些奖项,有不少是可以“合作”完成的,甚至把别人的成果,偷梁换柱,或添加一位不曾合作的“合作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事办成了。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被曝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就是典型例证。

  还有“获奖运动员”这个类型,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大学学习。而所谓“球类集体项目运动”的集体之中,可以悄悄地添加一个人的名字,局外人也无法去求证。

  许多竞技项目在测试的真实性上,人为裁量空间过大。在实际测试中,测试员“高抬贵手”打人情分,这竞技成绩也就打了折扣。媒体多次曝光高考体育加分项作假事例,亦说明能作假成功的不在少数。当然,要打通关节,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做到的了。

  虽然,在国家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对具有被保送资格的学生都会进行集中公示。但作为局外人无法举报,而知情的少数人不可能去举报,这就使公示监督形同虚设。

  “保送生”面临的悖论是,成绩真正好的学生不稀罕保送,而被保送的,只能是考“985”、“211”有困难的学生。这一事实,使国家的保送政策非常尴尬。

  南方两所高校对近年“保送生”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组织才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并未显示过人之处,有的在学习成绩上反而不如高考生。事实胜于雄辩。一项政策究竟能否利国利民,关键看实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