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送生齐呼面试笔试难 文科生笔试考物理

14.01.2014  14:36

保送生们交流该如何利用上大学之前的时间

两名同学被保送清华大学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惠禾 摄

2014年保送生“瘦身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2014年,取消了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微博]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等三类考生的保送资格。

据吉林大学招生办的韩老师介绍,按照往年的政策,全国有两三千名奥赛获奖生能取得保送资格,“瘦身”政策出台之后,通过奥赛保送的考生大大减少。数学学科只有60人能进入国家集训队,而物理、化学学科只有50人能进入国家集训队,被称为“史上最严保送”。

这个寒假,对于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是没有时间、没有心情轻松的,而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一班的王照中却去做了家教。因为他2013年12月就已经确定被保送了。

今年的保送生政策大瘦身,使保送生人数大大减少。按惯例,每年这个时候,长春市各知名高中论坛和校内网上传阅率最高的帖子就是谁被保送了,可今年却静悄悄的。

国家集训队“直签

学生:曹明汉

保送院校:北京大学

曹明汉是吉大附中高三的学生,2013年12月在第2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以第24名的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顺利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保送资格。

作为国家集训队队员,曹明汉的保送不需要任何考试,属于“直签”型。当所有人都羡慕曹明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轻松了,但是他的指导老师尚凡朋却说:“不过是把辛苦和压力压缩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而已。

曹明汉是高一时开始学竞赛,当时有120多名同学学习竞赛,到最后阶段,只剩十几人。

他从高一的时候就经常自己花钱买各种药品,来学校做实验。据曹明汉爸爸介绍,儿子从高一开始,除了完成正常的课业,每天都要自己学习到晚上12点,大学化学课程早在高二上学期就自学完毕。

就是自己感兴趣,我也想和一些准备学竞赛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定要自己感兴趣,因为那样,无论付出多少辛苦,自己都是觉得值得的。”他说。

学校承诺给双学位

学生:王照中

保送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在选择哪所学校保送的时候,王照中做了很多功夫,最后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最后被成功地保送进该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165名同学会取得国内知名高校的保送资格,以我的成绩可以参加更好的学校的保送考试,但我最终选择华南理工是因为学校承诺给双学位,文科生也可以选择学习理科专业。”他说。

和其他学校不同,华南理工大学对于外语类的保送生只有面试环节。作为学生会副主席的王照中最擅长的就是“”。面试当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我介绍,很多同学都有些放不开,作为“东北大汉”的王照中可一点儿都不含糊,开场的自我介绍就说了十分钟,从申报大学的想法到大学生活的规划再到就业的打算等等,把一起面试的同学说傻了,把考官们都听乐了。“我不是瞎白话,我是真的在和教授们交流我的想法,我这个人想得比较多,考官后来对我的评价是思想有深度。”他说。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