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惠及全省超300万人

28.11.2013  12:10

      对于老百姓而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就是幸福。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自2007年到2012年底,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79万多套(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l6万户,累计解决95万多户、超300万人住房困难,住房保障覆盖率占城镇总人口的13.1%。今后两年,我省还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7.51万套。到“十二五”末,全省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到城镇常住人口的20.7%,将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困难。
保障房圆了百姓安居梦
  对于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来说,面对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住房问题始终是他们最苦恼的事情。商品房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责无旁贷,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困难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现在房价上涨有点快,凭我们一家的收入,根本买不起房子,去年公共租赁房分配的时候,我们有幸中签,突然觉得在这个城市找到了家的感觉,公租房对我们这种低收入人群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进城务工人员王先生说,他的经历是我省保障房建设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扎实推进,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2007年到2012年底,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79万多套(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l6万户,累计解决95万多户、超300万人住房困难,住房保障覆盖率占城镇总人口的13.1%。也就是说,保障房建设让全省超过300万百姓直接受惠,让他们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不仅住得了还要住得好
  我省保障房建设的目标,是不仅要让百姓住得了,还要让百姓住得好。我省保障房建设在选址、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加以严格要求。省住建厅要求,保障性住房安排在城市居民人口的集聚区,商业住房用地的集聚区,商业和工商产业的集聚区,交通干道沿线区,房子建好以后,还要配建医院、学校、医疗机构和商业机构等配套设施。要努力做到配套设施和保障房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在保障房分配方面,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保障房“三级审核、三榜公示”资格准入制度。即社区(居委会)负责初审,经入户调查和群众评议后,进行第一榜公示;街道办事处负责复核后,区政府对复核结果进行审查,并进行第二榜公示;区政府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报市政府,市政府委托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后进行第三榜公示。
  此外,我省还实行严格的配租配售制度。即房源分配坚持“统一摇号、公开销售(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严格执行以上制度就确保了我省保障房的分配做到公平公正,阳光分配。三是实行严格的退出制度。对入住保障房的家庭,建立信息档案,对其家庭及其成员的收入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动态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家庭立即予以清退。
  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方面,我省探索建设了保障性住房小区爱心超市,超市的商品一律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其差价通过社会捐赠、干部职工的捐款进行弥补。同时,将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建的商铺租金收入用于补贴物业管理经费。另外还建立专门的廉租市场,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从小区住户中招聘,帮助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成立了小区就业服务中心,向住户免费提供招聘、培训信息等。
两年内再建保障房47万套
  根据统一安排的时间节点要求,我省2013年度保障性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须在今年8月底前实现全面开工。截至8月底,全省开工率为92.1%。南昌、景德镇、宜春3市开工率均为100%;上饶、九江、萍乡开工率为90%以上;新余、赣州、吉安、鹰潭等城市开工率为80%以上。
  今年10月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陈平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保障房建设是重大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江西省计划新增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l35.86万套。这就意味着,今后两年,我省还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7.51万套。到“十二五”末,全省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到城镇常住人口的20.7%,将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