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拟取消收入审核 扩容户改破冰?

22.05.2014  14:08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布今年55项立法项目,《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有望年内出台,今后申请基本保障性住房拟取消收入审核,取而代之以房产证明作为申请依据。此次保障房立法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保障对象的范围,除了京籍家庭外,首次允许在京有稳定工作的非京籍家庭申请。(《北京晨报》 5月21日)

解析一

是户改“单兵突破

北京允许非京籍家庭申请保障房,它的意义不啻于一种户籍改革意义上的变动。因为假如无论是北京籍户口,还是非北京籍户口,他们拥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福利和权利都一样,那么那些在北京漂着的人们也不是一定就要拥有个北京户口这样的虚名。

事实上,户籍改革不妨走这样一条渐进之路。我们未必就说要改革户籍,因为那样一揽子的买卖,牵扯面太广、太多,实施起来殊为不易;我们不妨就像北京市这次的做法一样,从一个个、一面面的单项福利和规定入手,像是抽丝剥茧一样,一项一项地“单兵突破”,等到大部分户籍“附着物”都没什么区别了,都一样了,所谓的看上去工程很大的户籍改革,也便在不知不觉中变相地实质性完成。

对于北京的这次保障房申请新政,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儿”们未必满意。因为京城房价实在是太高,好多北京市民也未必有房子,如果再让非京籍申请保障房,等于是变相加大了北京市民的住房压力。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拘囿于老旧的唯户籍论。对北京这座开放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如果光是让北漂们“放血”,而不给他们“补充营养”,那么这座大城市也不会长时间走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上,也缺少了一种更加厚实和开放的人文情怀。有人反对,也是改革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要改革,就会打破以前的利益平衡,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不过这些反对的声音并不代表未来的方向和趋势。

允许非京籍户口申请保障房,在户籍改革问题上,北京又一次率先释放了信号。我们不妨给这次改革点个赞。(张军瑜)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