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存在少量"关系保""骗保"现象 将全面建立低保核对机制

12.02.2014  06:15


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徐毅与网民在线交流(记者陶望平 摄)


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徐毅回答网友提问

  今视网2月11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2月11日下午,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毅就加强民政部门作风建设、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等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徐毅告诉广大网友,今年江西民政部门将做好14件民生实事,此外,为减少错保、骗保等现象的发生,江西省民政厅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2014年民政部门做好14件民生实事

  徐毅表示,做好民政工作、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4年,江西省政府继续实施民生工程,投入800亿元,办好50件民生实事,其中民政部门承担的工作有14项。

  比如,城市低保标准由2013年的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2014年的43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40元提高到2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25元提高到14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940元提高到33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640元提高到3120元,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水平城市的由每人每月285元提高到315元,农村的由每人每月245元提高到275元。

  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600元。部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达到435元。

  同时,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基础上,建立特别救助制度,江西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4亿元,对未纳入低保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和遭遇天灾人祸的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建立重度残疾低保对象护理补贴制度,财政安排1.1亿元,向低保对象中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每人每月50元。

   今年底前所有设区市建立低保核对机制

   有网友吐槽有些地方存在骗保的现象,对此,徐毅坦承在低保政策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少量的“关系保”、“人情保”、“错保”和“骗保”现象。为此,2010年,江西民政部门会同纪检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将不符合享受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清退。2013年江西省进行专项治理回头看,再次严格清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

  为了减少错保、骗保等现象的发生,江西省民政厅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将申请家庭的信息提交车管、工商、金融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经过比对审定低保对象。

  “2013年江西已有4个设区市、61个县(市、区)建立核对机制,2014年底前所有设区市和80%的县(市、区)将建立核对机制,”徐毅说道。

   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每千名老人只有2.8个 养老问题突出

  据徐毅介绍,江西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去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2.39%,而且高龄化、空巢化趋势还在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53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9%。

  “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我省的养老服务需求,现在全省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76家,共有床位1.6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每千名老人只有2.8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徐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