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信丰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29.12.2014  10:09
 

 

  今年以来信丰县始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己任,以打造赣州南部增长板块为契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弘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克难、勇争一流”精神,实施“工业集群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文化特色发展、生态永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战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强劲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一直存在,因此,加快转型升级是确保实现工业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探索符合信丰县实际的转型升级措施,确保在实现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一、当前信丰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1-9月,信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8.59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08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税总额4.23亿元,同比增长46.5%。1-9月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47亿元,同比增长21.2%;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0.3%。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95亿元,同比增长8.38%,占工业总产值的62%。其中,新型建材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2亿元;食品制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9亿元;电子通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矿产品深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74亿元。截止9月份,全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27家,其中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责任公司2家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一定成效,1-9月信丰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35.1%,高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23.1个百分点,占全县规模以上总量的17.32%。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长足发展,信丰县工业站上了一个新平台,同时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面对新的产业格局、宏观经济环境、科学发展任务和区域竞争压力,要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

 

  二、当前信丰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信丰县工业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四缺”——缺龙头、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

 

  (一)缺航母型企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信丰县工业投资分散,规模不大。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63家,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产值低于5000万元的就占14家。年产值过10亿的工业企业还是空白。

 

  (二)资源型工业企业占比大、科技含量不高。信丰县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大产品,重点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大多处于技术链、价值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小。新产品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为零。目前信丰县工业企业多数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生产,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大部分企业缺少前瞻性意识,在企业十分景气时,没有把资金用于技改投资、科技投入、更新设备等刀刃上,没有进行资本积累,造成自有资金不足。加上银行发放贷款时更加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贷款条件更加严格,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差,抵押资产较小,又无法找到第三方担保,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企业融资难度大,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有的好项目由于资金制约而无法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等。

 

  (四)工业科技人才匮乏。信丰县潜在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但真正的工业科技人才却十分匮乏,对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更是微乎其微。另外信丰县园区内一些企业生活服务设施比较滞后,职工的住宿、吃饭和上下班等问题不方便,适合员工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更是稀缺,难以吸引年轻专业人才前来信丰县发展,这成为拓展科技工业领域的一块绊脚石。专业人才少的局面若得不到解决必将大大制约信丰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加快推进信丰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一)把培育重大主体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中,把加快中小企业成长步伐作为转型升级的基础工作。目前信丰县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为支柱的形势,要充分利用该产业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主攻一批资金密集、技术先进、关联性大、带动效益好的项目。进一步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培育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化经济、小城镇经济、拉动型经济、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质量。今后要做大做强规模企业,按照“政策推动,企业决策,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鼓励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增量扩张,产业延伸,上市融资,多元拓展等途径,尽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拥有核心技术,在省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进而带动一批相关项目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工业经济的规模优势。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高科技产业具有占有市场能力强,产业链发展带动作用大,附加值高,能获得超额利润的特点。要重视价值规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品种,努力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线。以名牌创规模,以支柱占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信丰县提出了“建设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因此政府更应积极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三)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更新改造投入。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信贷技改资金,促进银行对技改项目早介入、早入贷、早生效。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充分利用股权转让、股份制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促使那些较有实力的企业以技术改造为纽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兼并、联合那些自身无力改造又拥有好产品、好项目的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组织筛选高水平、上规模、效益好的项目,争取列入专项扶持计划,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信丰县投资兴业。

 

  (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意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努力优化人力资源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政策上、配套上和收入等方面吸引专业人才、留住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同时,要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提高普通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彻底甩掉依靠政策扶持的思想,抢占市场,奋力拼搏,早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过去我们走的是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路子,今后要走以质的提升为主的集约型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阶段不同,政府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变化。在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部门要帮助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成长之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帮助引导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始终把推动转型升级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内容。为信丰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