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宁都县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探讨——以宁都汉帝信仰为例

23.02.2016  15:27

  宁都县民间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既有江西共有的神明信仰,如许真君信仰,也有客家地区普遍流行的神明信仰,如玉皇、老官、城隍神等。这些庙宇的活动大多由当地的民间的道士或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成立理事会,以庙会的形式吸引信众。但这种庙会具有地域性和时节性,庙会结合了客家民俗的特点,形成赣南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其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宁都的汉帝信仰相当盛行,在民众心中汉帝就是刘邦,汉帝神又被老百姓称为汉王神、汉王老爷。现特以汉帝信仰为例,探讨宁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一些特点。

  一、汉帝信仰源流及分布

  据邱浪平的调研表明,宁都的汉帝信仰有近千年历史。刘劲峰先生在其地方志中的宁都县寺庙一文中记载:汉帝行祠始建于1174—1189年。而宁都县的汉帝信仰产生的时间应早于这个时期。也就是说宁都在宋初左右就开始萌生汉帝崇拜。而此时期宁都接纳了大量北来汉民。这些北来汉民在上三乡县城以北地区世居、繁衍形成了现在所谓的老客。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老客住区是汉帝庙最为集中的地方。凡历史较悠久的村庄一定有汉帝庙。据洛口镇古夏村庙宇83岁的老道士说,该村从德公迁此建村已有近千年历史,汉帝庙也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尚存且历史较长的汉帝庙多是明清时期所建造。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信仰发展较快的时期,汉帝信仰也得到空前发展。邓水衡在调查的基础上说,仅宁都县城方圆8里路内就有汉帝庙6座之多。由此可见汉帝庙的数量也是极其多的。汉帝庙在其他客家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一些方志及学术著作有一定反映:石城坪山、宁化石壁的汉帝庙也表现了随意、混杂的特点。据宁化石壁张氏族谱记载宁化石壁的汉帝庙是元代至正年间张氏十五世祖建造的。广东客家住区也有许多汉帝庙。综上所述,汉帝信仰是以宁都为主体其影响已波及其他客家地区。

  二、  宁都县汉帝信仰的特点

  1、汉帝崇拜的载体汉帝庙的分布特点是以凌云山脚村落为源头向县境各处播散。凌云山又名灵华山,坐落于距县城85公里的东韶乡汉口村,海拔1454.9米,是全县第一高峰,是宁都、乐安、永丰三县的交界山。凌云山牙鼓洞有天子地之称,传说为汉高祖祖墓,载《天下名墓图》中,每年三月大风雨,里人呼汉王蘸祖,山峻耸雄伟,石山如旗鼓,东西各十二峰,为二十四帝,前方左右有文武两将军山,一小溪墓前流过,经七个龙潭入梅江,凌云山脉巨龙潜卧,传谣曰:头荫江西省,尾荫汉朝天。该山南麓山脚周围有南团、汉口、辛野等村。南团村是客家先民较早到达的目的地之一。据宁都县地名志载:曾氏在此村已经繁衍39代。这些村落拥有的汉帝庙太子庙即所供奉对象以刘邦后代为主的数量是惊人的。每到一自然村就能在村口看到这样的庙宇。在对众多村民的访谈中,他们最一致的答案,就是汉帝庙太子庙每个村都存在。据粗略统计仅这几个行政村汉帝庙太子庙就多达30余座,并且以此为中心随着半径距离的增加,其数量逐渐递减。

  2、汉帝庙是村落神庙,规模小,日常祭祀的随意性较大。实地考察时,我们发现汉帝神是全县人民的共神,也是各村落的区域神。汉帝庙的规模普遍偏小:一是表现在庙的建筑很简陋,一般都是一间底矮的土坯房,在庙里供奉的神明体积不大数量不多。汉帝庙一般也没有专门的庙祝,无人看管无人负责日常装灯。汉帝庙平时冷冷清清,年节时方能热闹一番。除了新塑金身或十年一次的开光仪式有较严格程序外,汉帝信仰的祭祀仪式随意性很强。南团村曾爱国老人对我们说,汉帝庙在逢年过节时香火很盛,平时很少人去祭拜,也不装灯点香和蜡烛,但谁家突然有事有求于神明时,点一柱香、两根蜡烛和打一串鞭炮就可以祈求神明保佑。村民平时做农活路过时也在门外拜一拜。汉帝信仰相对其它神明信仰而言,祭祀的便利性是其一大特点。

  3、汉帝庙融入了佛、道以及地方其它民间神明。刘邦或其太子是汉帝庙的主祀神。其附祀神除土地神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神明。汉帝崇拜不仅把诸多功能各异的神明集合于一室,而且在功能上也对一些神明进行整合。汉帝神明在老百姓心中是农业神。其主要职责是管农业和牲畜。谷神是中国古代已有的民间信仰。宁都人民把米谷神看成是汉帝老爷。汉帝神明就是整合了原始的米谷神神明有关功能以农业为主而集其它功能于一体的神明。如梅江镇西厢村汉帝庙除供奉刘邦、吕后等神像外,还供奉了财神、真君、土地神等。

  4、汉帝崇拜的游神活动较为频繁,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娱乐性。客家地区地处山区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游神活动是客家地区在春节期间很盛行的民俗活动。客家人通过娱神来娱人,既放松劳累了一年的身体,又丰富了文化生活。在宁都县丰富多彩的多神明游神活动中出游率最高的是汉帝神明。有汉帝庙的地方,都有游神活动,出游的多为三太子和七太子。村民们认为汉帝刘邦是福神,能给人们带来福气。但刘邦是身居至尊之位,不便出游,出游任务一般由其太子完成。如何决定哪尊太子出游的问题,俗民没有发言权。解决神明的事务自然应遵循神明的游戏规则。洛口镇古夏村是这样解决的:每年游神前由道士去庙里念经,并由扔阴阳交又称圣窖决定谁出游。且该种方式产生的出游的太子不受出游次数的限制。汉帝神明的游神活动,包括做戏没有像其它神明一样的严格的时间限制。汉帝崇拜的各种活动可以随时举行,完全由俗民决定。活动的时间以不误农事为准。汉帝信仰的游神活动也更具有趣味性,如洛口镇麻田村的游神活动,在最后一天把出游的神明全部抬到河边沙滩上,进行拨脚比赛,观者如云。整个活动以每尊神像为基本单位,由抬此神龛的两人组成一组。拨脚比赛一般由57个基本单位104人组成。活动规则是组与组的成员用脚拨、勾、推、拉对方但必须保证肩上神龛不倒地。

  5、汉帝庙壁画内容的同一性。历史较久的庙宇的神龛墙壁上都绘有麒麟吞日的图像。壁画内容和史记记载的刘邦降生的神话传说是非常的吻合。据传,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曾夜梦沛丰一带有赤色烟之升腾,同颜渊、子夏二弟子共同驱车去查看,见到麒麟。麒麟曾口吐三卷玉书,预示赤刘代周,要孔子制法。史记记载:沛县人刘媪在大泽边草地上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她做一梦与天神想遇。这时阴云密布雷电时作大雨将至。刘太公见天有变就到妻子生产作业处叫她回家。走近一看一条赤色蛟龙正在妻子身上盘旋。龙见人到便腾空乘云而去。刘媪不久怀孕在身,生下婴儿取名刘邦。

  三、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的原因探析

  汉族的民间信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学者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较多研究。武雅士认为,中国民间对神、祖先、鬼的崇拜的社会根源在于中国农民的社会经历。他对民间信仰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普遍概括,但中国民间信仰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不同的民间信仰崇拜产生的根源除有其共性外,还有丰富的个性。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必然有其原因。

  1、特殊地形及伪地理玉髓经是汉帝信仰在宁都产生的根源。宁都县地形大致呈盘地状,东、西、南三面山体相对不高,北面则山体较高,其中最高峰为凌云山。有一条小河叫上西江,发源于凌云山,蜿蜒流淌数十里后在洛口镇与上东江合流形成贯穿县境南北的梅江河。梅江河是宁都人民的生命河、母亲河。上西江发源于州北百二十里清泰乡凌云山,向北一支由石坪会石人塘、旗岭诸水绕至淋池村右向南一支源发汉高帝祖坟后,故名汉水。凌云山的高大、神秘以及源于凌云山的梅江河水的重要地位,已具备萌生与凌云山有关的崇拜对象的温床。伪地理玉髓经的炮制,对汉帝信仰与凌云山的结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宁都县刘姓官员的推动是汉帝信仰在宁都盛行的重要原因。宗臣为宁都刘姓始祖。据宁都安福的谱牒中对唐代宗臣公传记载:宗臣公,讳韶,字正朝,号石坡,帝赐号“宗臣”。后告老解组,与虔化(今宁都)龙骧将军丁修政友善,引游虔化(今宁都)金精胜境,复往清泰乡安乐里六都蓝輋衙鼓峒,朝谒平山汉太祖皇陵(即江西宁都凌云山),旋至宝輋安福,见山环水秀,遂留居安善里马迹营,置税产,立正朝之户。明清时期是民间造神的高峰时期。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时期有相当多的刘姓人员在宁都县衙任职。尊祖敬宗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姓也像其他姓氏一样往往喜欢把自己标榜为历史名人的后代。在全国对民间信仰的控制较为松弛的大环境下,在宁都执政的刘姓官员以及辞官隐居宁都刘姓士大夫也会以一定形式促进汉帝庙的建设。

  3、汉帝神明的实用性也是其信仰在宁都盛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汉帝神被赋予农业神地位的同时,也整合了其它部分神明的功能。农业神的主体功能吻合宁都农业社会的基本需求。宁都是多山地区,交通极其不便。聚族而居使每个村落构成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汉帝神明充当了社区神的角色,他不仅要解决村民的日常困难,也要成为村民精神寄托的场所和加强村民间感情的纽带。作为村落区域神的汉帝神祇的全神化,为奔命于田间地头的农民进行神明崇拜提供了很大便利。

  (供稿:江西省宁都县民宗局 黄允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