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平凡中永驻

23.01.2020  10:44

    本报记者 宋思嘉

        新春佳节临近,农村满是浓浓的年味。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农民忙着贴春联、备年货,家家忙得不亦乐乎。此时,村党支部正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殊荣的帅具发老人,神清气爽地给村里的党员们上着党课。课后他意犹未尽,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场党员也一起挥手合唱。

        歌唱完后,帅具发满怀深情说:“这首歌唱出了一句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员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这样滚烫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

        铮铮话语,是帅老对党赤胆忠心、为民热诚奉献的生动诠释。入党70多年来,共产党员的精神血脉,已浸入帅具发的骨髓。在时光的冲刷下,帅具发的身躯日渐佝偻,他的记忆成为点点碎片,但他的眼神依旧执着而坚毅,他抚摸着身上的军装和胸前的奖章,仿佛与年轻时的自己开始了一次对话,共同回眸这些年走过的路和永远熠熠生辉的信仰之光。

        三拒吃“皇粮”,回乡当农民

        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挂在帅具发军装上的一枚枚军功章,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他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我今年72岁。”还未等记者提问,帅具发用布满老茧和皱纹的双手比画出数字,笑着说道。随着日历翻开新的一页,出生于1926年的帅具发已经94岁了。见记者疑惑,帅具发感慨道:“我1948年初参加解放军后,亲眼看见连队里的共产党员每战争先,前仆后继,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胜利。”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帅具发,“共产党”三个字从此深深镌刻在他心里。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帅具发老人说的“我今年72岁”,那是他的党龄。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二纵某连战士的帅具发视死如归。1948年3月,帅具发终于圆梦,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自此,帅具发一路冲锋,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浴血奋战,荣立二等功一次。帅具发说:“党就是我一生的精神血脉,因而我将入党的日子作为我的生日。

        精神因坚守而不灭。1955年,帅具发退伍复员回乡后,被安排到县公安局工作。但帅具发选择回乡当农民。“帅具发对乡亲们承诺,他在战斗中活了下来就是幸运的,作为党员,他不能光顾自己吃‘皇粮’、拿工资,得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只要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不改变,他哪里都不去。”同村的帅起信老人回忆道。

        就这样,帅具发在生产大队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1972年,帅具发积劳成疾病倒了,前来探望的县领导说:“您在部队负过伤,年纪也大了,这次出院后,县委安排您去赤田公社供电所当所长。”帅具发妻子高兴地说:“这次你就听领导的话吧!”帅具发强撑着起床对县领导说:“谢谢组织的好意,家乡面貌不改变,我哪也不去!

        时间飞逝,帅具发不忘初心,默默坚守在田间地头,带领乡亲们铆足劲治穷困。二十世纪80年代,县里安排帅具发到赤田公社敬老院担任院长,他再次婉言谢绝。帅具发对乡亲们和家人说:“本色是党员的精神血脉,我要坚守党员的本色,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扎根生产一线,用初心践行承诺

        隆冬时节,赤田村村民帅再亮一脸喜色地说:“虽然从2016年开始,因连续3年发生严重旱灾,附近几个村的晚稻连年减产或绝收,可我们村里的晚稻连年结实率高,亩产达500多公斤。这得感谢当年帅老带领我们修建了水库呀!

        俗话说:“一粒谷,九担水,十天连晴禾烤焦”。处于旱灾“频繁区”的赤田村,一遇天气久不下雨,就难逃减收噩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帅具发下决心要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1957年冬天,他带领一批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自带粮食、衣被和劳动工具,到虬岭修水库。一次,帅具发用铁钎子撬山沟边的冻土埂子时,因用力过猛,掉下山沟,头部受伤。大家把他拽上来后,要送他到医院包扎伤口,但帅具发在简单包扎后又干了起来。

        “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帅具发的大女儿胡家香说,“在修建老愚公水库时,父亲一连2个多月没回家,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地。乡亲们心痛地将他抬回家休息,可他第二天清晨就步行赶回离村40多公里的工地去了。” 帅具发带领乡亲们洒下的滴滴汗珠,终于结出累累硕果。虬岭水库、老独古垅水库等几个小型水库的兴建,解决了村里2000多亩农田和附近3个村40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年复一年浇灌沃野,“望天田”成为历史。

        当帅具发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家乡,面对的却是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人均收入仅4元的赤田村。帅具发从实际出发,带领农民植树造林种油茶,造窑烧砖办油厂,全村集体经济连续多年走在全县前茅,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村民帅起金感慨不已:“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帅具发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赤田村近邻县城的优势,调整发展城郊型经济,让乡亲们的腰包逐步鼓起来了。” 如今,赤田村脱贫奔小康答卷在继续书写。赤田村村民都说,有了帅具发苦干30多年打下的坚固基石,我们村脱贫奔小康的路会走得很顺畅。

        树立良好家风,红色基因代代传

        走进帅具发家中,一把旧藤椅、一张老梁床,简单朴素却干干净净。一件件老物件,诉说着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怀揣信仰走过的漫漫人生路。

        曾任赤田村店上组组长的帅起信说:“我和帅老共事多年,帅老总是先人后己,在物资匮乏年代,他家过年包了点饺子都会先送给村里的老人,自家孩子往往吃不饱肚子。哪怕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也从不为家人谋私利。

        2009年,帅具发的小儿子帅再取在田里劳动时不慎扭伤了腰,他的妻子又罹患癌症,家中2个女儿还在念书,帅再取一家陷入困境。这时,村干部建议符合条件的帅再取申请农村低保。帅具发闻讯后对帅再取语重心长地说:“家里兄弟姐妹一人帮一把,你就能渡过难关。你要把这份党的温暖让给比你更困难的乡亲。”“当时,我对父亲的‘不近人情’很不理解。经年累月后,我才认识到父亲坚持共产党员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非常可贵。”说起那段往事,帅再取十分感慨。

        在帅具发家,家风传承无需刻意灌输,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帅具发的小女儿帅再爱说:“家里孩子多,母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当时,不少乡亲提出要到我家帮忙,但均被父亲婉拒。最后,他让大姐休学两年,在家中照顾我们。

        “父亲很低调,小时候,我们只知道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直到1994年,我大儿子刘飞入伍当兵,我们才知道他立过二等功。临出门时,父亲亲手为刘飞整理行李,并对刘飞说:‘你在部队要好好锻炼,争取入党。我们一个排的战友都牺牲了。正是无数同胞用一串串血迹斑斑的脚印趟出胜利的道路,才走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你切不可辜负。’”胡家香回忆道。

        芳华不再,情怀依旧。“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要勤劳勇敢,为人民服务。”这是帅具发跟子女说过最多的话。赤田镇党委书记李梁峰说:“每逢年节,帅具发都会给家人上党课,鼓励晚辈永远保持革命前辈那股干劲和奉献精神,在各自岗位上筑牢信仰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笔挺的军装没有一丝褶皱,闪亮的军功章没有一丝暗淡。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岁月带走了帅具发的青春年华,却留下了一份永不熄灭的信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