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春风阳光”演绎小城大爱

28.05.2015  12:22

  本报上饶讯 (江西日报记者严若虚 通讯员祝慧箭)近日,上饶市信州区朝阳镇中潭村村民张子标一扫脸上长久的愁容,逢人便说:“家里来了‘救星’,孩子的病有希望了。”原来,老张的孩子患了白血病,一家人正一筹莫展时,信州区“春风阳光”行动中挂点他家的干部上门服务,不仅将孩子的病纳入大病保险,还帮忙联系医院进行治疗。这是该区“春风阳光”行动为民解困的生动一幕。

  全覆盖走访、全员式参与。信州区为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3月以来启动了“春风阳光”行动。该行动围绕“小网格大服务”,将全区126个村(居)划分成463个网格,通过摸底,将网格内共12915户低保户、受灾户、五保户以及重点优抚户等10类群体列为重点对象,动员全区80余个单位4100余名干部深入“十类困难”家庭中走访。按照每名干部至少走访10户、挂点联系10户的标准,由县级领导带头深入村组、深入群众,用好“三个一”(一本民情日记本、一张联心服务卡、一册便民服务书),与百姓促膝恳谈,了解民情民意。为做好该项工作,该区还实行了一套“日报告、周调度、月小结”工作机制,建立起一个“信州区春风阳光”微信群,随时传递信息,使行动推进更加快捷有效。

  干部“走心”,群众“欢心”。随着“春风阳光”行动的有序推进,全区干部深入群众中,从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终于拿到了。感谢干部们的帮助,我们一家在户口本上才真正‘团圆’了。”4月27日,在沙溪镇英塘村,背了20多年“黑户”长大的方倩拿到新办的身份证,踏上了南下务工创业的征途。良药解沉疴,干部用心了,让老百姓解开了眉头。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经为困难群众送去1万余张连心卡、便民服务手册,梳理出问题、意见、建议3711条,解决问题540件(次)。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动态帮扶。该区在开展“春风阳光”实践活动的同时,不断摸索总结,将其转化为更加有效的长效机制。目前,该区已全面建立干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详细服务清单,建立了民情登记民意调查民意畅通、群众事项督促办理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北门街道实施“一事一议”帮扶方案,做到问题早发现,难题早化解;西市街道通过周周有交流日、月月有文化活动、季季有特色讲座等活动促进干部和居民的交流;沙溪镇成立便民服务小分队,长期下村走访,实现困难户的动态管理。这些长效措施将“春风阳光”行动变成日常工作,打造了干部群众结对帮扶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