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日报]北航无人机项目“飞抵”南昌

29.12.2014  11:43

目前已获5架订单,2017年预计产量500架

  25日上午,由我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共建的江西通航研究院暨院士工作站在南昌高新区揭牌。当天,我省与北航等一共签署了4个合作协议,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北航无人直升机所落户南昌。届时,北航将在南昌进行科研成果产业化,生产无人直升机。

   牵手

  北航昌航共建江西通航研究院

  据了解,为推动江西省资源、产业优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人才与科技优势相结合,促进江西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增强江西省通用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江西省委、省政府在今年5月12日与北航签署《江西省人民政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框架协议》,由北航与昌航(南昌航空大学)共建北航江西通航研究院。

  北航大学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最高学府,南昌航空大学是江西唯一的航空大学,北航大学与昌航大学共同建立的北航江西通航研究院,是我省进行省校合作,促进江西地方发展的航空航天领域第一个落地的项目。该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我省的航空教育和科研资源,更可进一步推动我省航空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双赢的作用。

   关注

  无人直升机项目落户高新区

  在签约仪式中,北航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凯利天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南昌北航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协议;北航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玖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赣州北航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协议;江西海空行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北航无人直升机所、中航天信(南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别与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入驻协议。从挂牌之日起就有多个项目入驻,标志着北航江西通航研究院从成立伊始即进入了实质性运行阶段。

  此外,由北航江西通航研究院筹建的院士工作站汇聚了北航刘大响、陈懋章、钟群鹏、李椿萱四位院士领衔的强大科研团队,涉及到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与失效分析和预防等领域。

  据悉,新挂牌的北航江西通航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北航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学科的优势,结合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气动设计、机载机电、制造装配、航空材料、适航运营等公共技术研究及服务平台,支持或联合江西省重点企业,共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前景

  2017年预计订单可达500架

  江西海空行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由北航创建,在落户之初就已经获得某航空植保公司订单5架、意向订单15架。

  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预计有无人机订单30架,产值达1500万;至2016年预计订单100架,产值5000万;至2017年全面开启无人机量产之路,预计订单达300~500架,产值约1.5~2.5亿之间,力争中型航空植保无人机市场做到作业飞行平台技术国内第1和市场占有率第1。

   专业教师

  要多设计实用性航空产品

  设计展现场,空中房车家庭旅行飞机、鲨鱼无人侦察机等多项作品,均获得“凯普文化杯”航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

  徐江华是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产品系统设计与感性工学研究所负责人,也是此次航空产品展览的主要组织者。他表示,随着国家对航空低空管制的放开,航空产品也开始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和市场化,用航空理念多设计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航空产品,为大众服务,这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航空产品研究者的现实追求。“我认为航空产品不仅要能上天,在现实的环境氛围下也要能落地,小到文具、玩具,大到校园乃至社会公共设施,垃圾箱、路灯、草坪等等,都要把航空文化、航空设计理念和现实需要融合起来,来一次亲密接触,设计出老百姓喜欢、市场需要的航空产品。

   参展学生

  航空设计要解决实际问题

  王志是南昌航空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由他设计的作品“野外高空探路飞行器”,在今年国内知名大赛“凯普文化杯”航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夺得金奖。记者现场看到,该野外高空探路飞行器模型由旋翼、支架、底部摄像头等多部件组成,整体设计采用纯黄色,飞行器表面还装有LED红色闪光灯。王志谈了自己当时设计的思路:“我特别爱好旅行,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去野外游玩,旅行时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基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设计时自然而然就萌生了是否能设计一款为‘驴友’探路、保驾护航的航空产品的想法。

  “我一直认为,产品设计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用来做装饰品的。或许也正因为我设计的作品兼具实用性和科学性,才最终得到了评委的认可。”王志说道。(记者左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