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日报]当老师要有钉子精神

06.08.2014  13:30
  初中毕业后,她凭借自身努力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文凭。本来可以选择去城市工作,她却坚持在农村代课12年,最终以全县第一名的应聘考试成绩,成为一名正式在编的县级优秀教师。然而命运多舛,2012年的一场车祸,导致她颅内骨折,伤残六级、重伤乙级,出院不到一周,她竟直奔讲台……她就是吉安县大冲中心小学乡村女教师——郭雪萍。    代课12年 工资虽低精神上却很富足   1981年,年仅9岁的郭雪萍成为孤儿。好不容易才读完初中,却因贫困被迫辍学。不过,坚强的她并没有就此放弃,求学的渴望一直激励着她。从此,她一边种田一边自学高中、大学课程,直至取得大学文凭。   1994年,郭雪萍初入教坛,因为踏实肯干、责任心强,她所在班级的教学成绩在全乡遥遥领先,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1995年,大冲乡中心小学派她到本乡最为僻远、环境极为艰苦的前村教学点担任一师一校的复式教学工作,这一去就是12个年头。12年里,郭雪萍每月领着120元的微薄工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代课,她任教的每个班教学成绩经常排在全乡前列,甚至排名全县前几名。2006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应聘考试成绩转为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   当被问及代课12年,有没有想过放弃时?郭雪萍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当一名乡村教师要有钉子精神,代课的那些年里,虽然条件比较艰苦,工资很低,但学生和家长对我非常认可,给了我精神上最大的富足,我热爱教师岗位,也觉得很幸福。”    坚持课改 更新观念鼓励大胆尝试   2010年,由于表现优异,郭雪萍被吉安县教育局任命为大冲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学校的教务、教研、教改和养成教育几项重任都由她分管负责。课改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意识还扭转不过来,有的老师想放弃,甚至有的老师还在暗地里埋怨和嘲笑郭雪萍。然而,郭雪萍并没有气馁。   郭雪萍接任后不久,就带领全体师生投入了紧张的教改工作,当时她刚从上海学习归来。在上海为期一周的学习期间,她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记录了几万字的学习心得和随感。其中有一篇题目为《教育改革实践需要理念更新和甄别性选择》近六千字的心得,引起了吉安县教育局的重视,并发到全县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郭雪萍建议校长带领学校一部分教师到本县教学较有成效的梨塘小学听课。回来后,经过一个星期的尝试,她创设了一种适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名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立即向全乡教师上了一堂展示和介绍其教学模式操作的公开课,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随后,她又把该模式的教学理念和基本操作流程的纸质材料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鼓励全体教师大胆尝试和进一步创新。   提及郭雪萍,与她共事两年的罗小保告诉记者:“我们都叫她‘郭姐’。我刚来学校时,教学经验不足,很多地方感觉力不从心,‘郭姐’得知后,非常关心我,她虽然主教语文,但数学示范课也非常好,她的课堂上学生非常活跃,她连续在班上上了好几堂示范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记者了解到,这么多年来,郭雪萍经常拿出微薄的工资,资助一些家境困难、面临失学的孩子上学。她还常利用双休日给一些后进生无偿补课,连寒暑假也有学生在她家中学习。“我只有投入到教学中,才会感到充实和愉悦。当了这么久老师,我最大的底气还是熟悉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不用备课;我最欣慰的是,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理解我,非常支持我,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郭雪萍说。      文章链接: 当老师要有钉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