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一农房拆迁现“伪造协议” 条款存争议致屋主陷困境

09.09.2015  13:31

  核心提示

  站在安置小区门前,眼看着左邻右舍都搬进了新房,九江修水县宁州镇农民谢和平心里五味杂陈;为了证实与镇政府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非自己所签,以及对方曾承诺免除7.2万元的还房差价,谢和平辗转多地耗尽家财,终于通过司法鉴定确认协议系“伪造”。

  宁州镇政府的解释是,此前的协议因疏忽已损毁遗失,拆迁经办人惮于重签难度大才私自“伪造”了协议,且从未承诺为谢和平免除安置款;目前有关责任人已被处理,镇政府愿为谢和平的维权费用买单,希望其能重签协议,补交安置款。而政府这个的疏忽对谢和平一家人的影响巨大,他们的住房从2层楼房变为破旧漏雨的“过渡房”,至今仍奔波在维权途中,生活状况堪忧。

  安置小区已建成拆迁户仍住过渡房

  再次来到九江修水县宁州镇走马村,5组村民黄润林那块长满杂草的荒地,早已经不是谢和平记忆里的样子。

  9月1日,在一丛1米多高的杂草中,谢和平找到一个木制的窗户框架;见到自己家被拆迁后留下的惟一痕迹,患有脉管炎只能跛行的谢和平,一瘸一拐地在草丛中来回走动,“什么都没了”。

  3年前,他曾是这里的主人。

  2012年3月,修水县启动了工业园天德重工建设工程项目,谢和平的房屋位于征收范围之内。

  “那时候,他一家5口住的是2层楼房,是他用辛苦积攒下来的钱买的,采光和通风很好,房屋条件在村里算不错的。”谢和平的哥哥谢和淼回忆说。

  谢和平也回忆道:“那时一家人住在老房子里生活无忧,左右的邻居相互串门,特别开心,若不是政府征收,我是不愿意离开的。

  2012年4月左右,当宁州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带着30斤大米等慰问品来看望时,也带来了一张农房征收补偿安置宣传册。谢和平明白,他要离开了,“邻居们都签署了补偿安置协议,陆续准备搬离了”。

  如今,宁州镇政府修建的安置小区走马公寓已经建成,但站在公寓门口的谢和平,面对着来往熟识的邻居却表情僵硬,“他们都搬进去1年多了,我却还住在政府安排的过渡房里”。

  走马公寓是被郁葱的景观树木环绕着的现代化楼房,当谢和平来到这里时,正好撞见老邻居们聚集在小区聊天,但他却不敢上前打招呼,“一共分配了120套住房,就只有我至今还没搬进去”。

  谢和平居住的过渡房,是一处位于修水县塔下路9号的瓦房。由于瓦片损毁和墙皮脱落,逼仄阴暗的房屋常常面临着自然因素的困扰。谢和平展示的一张照片显示,面对下雨天屋内到处漏雨的状况,他只好利用包括煮锅在内的各种容器接水。

  谢和平拿出一份协议说:“都是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