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借苏区振兴东风 做强江西稀土产业

24.01.2014  23:39

   >> 今视专题:聚焦2014年江西两会

  今视网1月24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 实习生 夏娅)稀土号称“新材料之母”和“工业味精”,是现代科技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赣州做为全国最大稀土金属生产基地和主要供应商,近年来由于开采无序和采富弃贫等因素导致管理失控,资源消耗过快,环境破坏相对严重。为此,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建议借苏区振兴东风,做强江西稀土产业。

  据科技界别政协委员陈金清介绍,早期赣州的离子型稀土储量约占全国的50%左右,稀土开采、分离和金属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的60%、45%和60%,是全国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基地和主要供应商;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荧光粉、储氢合金粉等一批稀土深加工也具备了一定规模。且近年来,赣州的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了全国的50%以上。

  “但由于江西的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早,且开采无序和采富弃贫等因素导致管理失控,资源消耗过快,相对广西、福建等地,资源优势已不再明显,而环境破坏则相对严重。同时江西稀土产业企业多而力量分散,没有整合成具有像广晟或厦钨这样较为完整产业链的大型企业,也无法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产业的低端产品像分离的产能过剩,而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整个产业的配套相对较差,产业的竞争力和集聚效应不明显。”科技界别政协委员们认为。

  另外,江西尽管有产业优势,但在行业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几乎都集中在北方,在国家出台相关的产业时往往处于被动;各类创新要素如各种技术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未能整合形成创新合力,大多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深加工人才缺乏,研发投入产出的效益难以预见,风险高,造成企业自身的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没能形成产、学、研、政、银企有效结合的机制体制,从而造成了科技创新对整个产业的贡献率低,未能真正把江西的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针对江西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建议,要充分利用赣南苏区振兴的有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更多的稀土产业政策支持,争取设立扶持江西稀土深加工产业的专项资金,同时省政府设立配套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在制定有关产业政策时能有一定数量的江西稀土专业人才参与;争取稀土方面更多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加快央企入赣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应该进行科学和合理的产业调整和布局,以政府主导,市场导向进行产业重组和并购,适度保留低端产业,着力发展高端深加工产业,在全省打造1-2个具有完整产业链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特别是扶持赣州稀土集团完善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强化资源配置,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好扶强扶优工作,引进战略管理者,引进企业管理的机制体制,按现代企业和公司化制度管理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按市场规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力争把赣州稀土集团纳入国家级稀土产业集团的大盘子。

  此外,建议支持在赣州设立稀土创新科技园,建立稀土深加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省内各种平台的作用,进行必要的要素整合,把驻赣高校和研究机构纳入地方的科研创新体系中来;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做好筑巢引凤工作,政府筑巢,企业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