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倡导获认可 七成受访者知晓反浪费新规

15.03.2014  15:36

   新《消法》第五条规定第三款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本报记者 王硕 文/图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这样的条款写入新《消法》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特别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年多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立法者在新《消法》中,旗帜鲜明地写入了上述条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赢得了广泛赞誉。

   立法倡导获认可

  新《消法》关乎全国13亿消费者的利益,除了更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它还注重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明文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着力于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七成参与调查者表示知道新《消法》当中所增加的上述内容,另有不足三成的尚不清楚。从整体来看,一项新写入法律的条款,获得超过七成的认知度已属难得。

  自2013年初党中央倡导勤俭节约之风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已蔚然成风。此次调查中的数据也表明健康文明消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消费转型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这一点特别重要。以前,我国某些方面的消费,其奢侈程度比发达国家更甚,大量不节约行为、攀比行为浪费了资源,逼着环境退化恶化,不仅对人类的未来和环境保护造成压力,也不利于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说。

  对于新《消法》倡导文明消费观的重要意义,参与调查者的看法相对一致。总体来说,参与调查者认为此举“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者略多,占比均在25%以上;认为此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遏制贪污腐败”的消费者略少,占两成左右,但是整体占比相差不大,表明参与调查者对倡导文明消费观的意义较为认可。

   炫耀消费上黑榜

  在实际的消费生活中,不文明消费有着多种表现方式。调查中,近三成参与调查者把不文明消费的矛头指向了“炫耀性消费”,认为炫耀消费最不文明也最让人难以接受。此外,“跟风消费”、“使用一次性用品”、“食用野生动物”和“餐饮浪费”等也榜上有名。尽管选择这几个选项的参与调查者占比相对平均,但也都超过了两成。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仍存在很多不文明消费的现象,而且大部分消费者对这类消费现象颇有微词,这恰恰说明了倡导健康文明消费写入《消法》的必要性。从国家层面上讲,不文明的消费方式有可能把消费市场引入歧途,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文明的消费方式也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直接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实际消费体验。

   餐饮浪费较普遍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文明消费现象存在的领域,参与调查者认为餐饮行业是“重灾区”。接近三成参与调查者认为在餐饮行业中不文明现象最为普遍,此外,房地产、汽车、服饰和旅游等行业紧随其后,“得分”较为平均,多数参与调查者认为这些行业当中的不文明消费现象同样比较普遍。

  餐饮行业的不文明消费现象主要表现为浪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剩下10%,全国餐饮业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800万吨、300万吨,前者相当于2000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以蛋白质含量概算,如果避免部分浪费,我国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

  在浪费之风“盛行”之时,中国仍然有1.2亿贫困人口,如此庞大的数字不断地警示我们厉行节约的重要性。

  较为乐观的是,随着健康文明消费观念深入人心,2013年,“光盘行动”随之展开,倡导消费者在餐饮消费时不浪费,同时众多餐饮企业也适时推出允许消费者购买半份菜品的举措。一时间,餐饮行业节俭成风,大众餐饮受热捧,餐饮业的浪费问题已明显改善。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多渠道倡导文明餐饮,除了倡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倡导企业明示菜量及适用人数、设置小份菜、拼盘菜、半份菜外,还应该在创新消费方式上努力,如推广自助餐、分餐制等,这也是遏止浪费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从自身做起

  如何促使文明、健康、环保消费成为社会风尚?此次调查中,对于这一问题,选择“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参与调查者占比超过了三成,排名第一;选择“立法倡导”、“加强宣传教育”和“消费者自律”的参与调查者均超过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要弘扬文明的消费观需要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其中,消费者更倾向于经营者承担更多责任,严格履行社会责任,从源头处杜绝不文明消费的消费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消费领域来说,摒弃不文明的消费方式,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这是消费者应该作出的选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消费者应当从自身定位出发,科学合理消费,将新《消法》倡导的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进行到底。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