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四个倾斜”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6.02.2015  18:57
  近年来,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余县教育局坚持向农村学校做到“四个倾斜”,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成效显著。
  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一是数量上保障满足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在教师编制配备上优先满足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点多、面广、成班率低的实际情况,根据省定配编标准予以上浮;新招聘的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且必须服务满五周年。近几年,我县共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855人,基本满足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在质量上保障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管理提升。我局通过“逐步推进校长交流轮岗,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聘制,优秀城区教师下乡支教计划,新聘教师跟班学习制度”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薄弱学校输入新鲜优质血液,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管理及教学水平。近两年,我局对全县绝大部分在同一所学校任期满六年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进行了轮岗,组织教师到山区乡镇学校支教56人次,选送跟班学习的新聘教师84人,跟班学习期满下乡教师84人。
  校建项目安排向农村倾斜。一是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投入资金1579.52万元,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项目12个,建筑面积11576平方米。二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0年以来,投入资金1319.67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县镇学校扩容工程项目7个,建筑面积10830平方米。三是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09年以来,投入资金888万元,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4个,建筑面积7108平方米。四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2013年度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涉及学校17所,投资1124万元。2014年度项目正进行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学校18所,投资1195万元。五是实施小额工程。2010年以来,争取县财政399.64万元,为农村中小学校完善围墙、校门、厕所、小便处、水沟及道路硬化等附属设施。
  教学仪器装备向农村倾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来,我县已投入资金1147.28万元用于购买教育教学装备,其中726.73万元用于农村及山区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及山区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落后的状况。
  均衡招生指标向农村倾斜。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均衡化,弱化初中阶段校与校之间应试竞争,逐步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借读倾向,近年来每年拿出70%的招生计划用于省重点中学即大余中学均衡招生。均衡生指标向农村初中尤其是农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分数线比大余中学统招线低120分,使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大余县教育局向农村学校的“四个倾斜”,有效激发了农村学校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樟斗小学、新城镇中、京州学校小学部、吉村中学等一些农村学校、边远山区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均已赶上甚至超过城区学校,青龙中学、新城小学等农村学校在市县文体竞赛中的表现水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