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成本卖3000元 “假车膜”何以“招摇过市”?
10元的白膜喷点添加剂就成太阳膜,卖3000元;市场上近半太阳膜是假冒伪劣产品,严重的可使人中毒……如今,太阳膜已成为许多购车者的必备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汽车太阳膜市场鱼龙混杂,不少商家“打擦边球”大肆生产销售假膜。
假冒太阳膜如何披上“知名商标”,轻松逃过质检、工商及交管部门监管,以数十倍的利润“招摇过市”?
易中毒存隐患 车膜“大礼包”猫腻重重
前不久,湖北黄石的曹先生买了一辆轿车,在4S店的推介下,在黄石鼎圣汽车装饰美容中心,以600元的价格贴了“雷朋”牌汽车隔热防爆膜(俗称太阳膜)。而同样的太阳膜市场售价近4000元,曹先生心中窃喜。谁知几天后,贴有太阳膜的车玻璃灰蒙蒙一片,视线不清,险些撞车酿成车祸。后经鉴定此太阳膜为假冒产品。
警方据此在湖北多地调查发现,买车送太阳膜、低价优惠太阳膜等多是假冒产品,而且有4S店与汽车美容店及维修店勾结销售,赚取利润。“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激烈,许多经销商明知是假膜,也以大礼包为噱头,从中赚取利润。”
在鄂东汽车市场一汽大众店,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买车赠送1万元大礼包,包括2880元的3M前挡太阳膜,2380元的后档太阳膜,并由博鑫汽车美容中心贴膜。博鑫店主对记者声称所有品牌的车膜都有,但问及是不是3M代理商,店主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随行的黄石市黄石港区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副队长柯贤斌初步鉴定,此店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太阳膜。
记者先后走访了上海大众、奇瑞、荣威及长城等多家4S店,销售人员都向记者推荐他们的太阳膜,但问及生产厂商,他们大多避而不答。随后,记者电话咨询这些厂商客户服务热线,都表示并不没有直接生产太阳膜,具体情况要询问当地经销商。
柯贤斌介绍,“假冒劣质太阳膜,会散发气味甚至挥发甲醛等有毒气体。不仅影响车内人员健康,更影响行车安全。”
中国汽车协会高级工程师赵林介绍,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太阳膜品种超过1000个,品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正质量过关的车膜品牌不到一半。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太阳膜都没有相关资质和检测报告,同样的产品价格千差万别,普通消费者基本无从分辨其质量优劣。
10元白膜转手卖3000元 假膜利润数十倍
警方调查发现,一块薄薄的太阳膜,如果是假冒产品的话,生产成本仅10多元,批发到汽车美容店几十元,卖给顾客时变成三四千元,非法利润达数十倍。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侦查,在公安部的部署下,湖北公安部门找到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太阳膜的汽配城牛膜王店老板林某,后对15名主要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
初步查明,自2010年以来,林某生产的假冒3M、雷朋、强生等品牌太阳膜,批发销售到湖北60多个县市,以及西安、成都、长沙、重庆等地。总计假冒或仿冒261种商标太阳膜,打标膜20余万米。其中,假冒的3M太阳膜4.1万米,涉案金额超1亿元,相当于仅湖北就有5万余台车在使用林某生产的假太阳膜。
根据林某交代,此前,他在广州做汽车太阳膜代理生意,发现假汽车太阳膜有巨额利润后,回到武汉秘密设立标房,采购大量低价的白膜以及多种商标的模板,还有切割分割机等设备,招聘专人进行打标。有客户要某种品牌太阳膜时,他就马上通知标房打标,十几分钟后假冒太阳膜就拿出了。
太阳膜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民警查到林某的货源大部分来自在江西一家薄膜生产企业。这家自称为中国第一家防爆膜生产厂,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柯贤斌告诉记者,民警伪装身份进入生产车间看到,生产太阳膜非常简单,只需将普通薄膜打上色素或者金属颗粒即可,有的产品还掺入甲苯等危险化学药品。
简单的生产工艺和普通的原材料决定了假太阳膜的成本低廉,但打上品牌标签后,销售利润非常丰厚。记者从一家涉案汽车美容店的销售单看到,成本价几十元、几百元的假太阳膜,销售价瞬间翻了10倍到30倍不等。
指标检测合格率低于50%,国家标准待跟进
随着汽车的增多,贴膜市场需求量巨大,规范汽车贴膜市场的监管刻不容缓。据某研究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太阳膜抽样检测显示,太阳膜的光学性能指标检测合格率均低于50%,远远未达标。
目前,除《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前档窗太阳膜有强制标准外,只有可参考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的推荐标准。这些标准规范缺乏强制性,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够。
柯贤斌告诉记者,他们在缴获林某的假冒伪劣太阳膜后,送至3M、雷朋等厂家鉴定均为不合格,而送至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仅前档膜透光率不合格,两种侧档膜检测为合格。检测人员表示,侧档膜没有相应的国家强制标准,只能使用行业标准,各项指标都很低,为伪劣产品留下活路。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鉴别有难度,监管又涉及工商、质检及交管等多个部门,难免出现不愿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警方调查发现,林某在销售假冒太阳膜时曾两次被工商部门查处,但最终仅仅处以罚款。
武汉汽车行业协会分析师陈志东分析,由于汽车美容行业门槛不高,太阳膜经销商进货渠道乱,汽车贴膜市场十分混乱。当务之急是建设全国性强制标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新华视点”记者徐海波)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