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做一任好官容易 做一生好官要难得多

09.09.2014  14:17

   慎终如始一生才完满(红船观澜)

  古语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这是很朴素的道理。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做一时的好人,不难,难在时时处处做好人。领导干部为官施政亦如此,做一任好官容易,做一生好官则要难得多,需要时时刻刻具有拒腐防变的高度警惕,洁身自好,善始慎终。

  贞观年间,唐太宗多次与大臣探讨善始慎终的问题,贤臣魏徵说:“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后来,魏徵曾给唐太宗上“十渐疏”,以谏言唐太宗所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十个方面。可见,无论明君贤臣,自古而今,慎终一直是摆在为政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慎终,实质上是要求领导干部能终其一生坚持一个“”字。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为官者有着高于常人的道德品性要求,为官者须有忠君爱国、廉洁奉公、尽职为民等官德,亦要有忠义孝悌、俭约节用、仁义谦让等私德。而今,在选任干部时,“”的考察依然是重中之重。对干部而言,才是一种能力,德是一种修为,两者相辅相成,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为政逻辑下,对领导干部德的要求只会更高。领导干部中,不乏善始慎终的典范,从焦裕禄、孔繁森到牛玉儒、杨善洲,他们都用行动诠释着慎终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