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瑶:“偷抢孩子”谣言满天飞,三人成虎为哪般?

13.07.2015  12:22

  “天津是抢孩子案件高发地,妈妈们要注意了!”、“北京顺义区又有孩子丢失了”、“山西襄陵镇有人抢孩子,爷爷奶奶出门时一定要抱紧小朋友”,从6月下旬开始,全国各地有关孩子被抢、被偷的消息屡屡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7月10日《羊城晚报》)

  六月下旬开始,“偷抢孩子”谣言在朋友圈里满天飞,煽情的语句、耸人听闻的标题、似是而非的配图、有板有眼的描写,都是这类谣言的“标配”,甚至还形成了模板,催生“填空式”谣言。大部分公众在转发时,仅仅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殊不知自己已成为了病毒式传播中的一小环。不难看出,“偷抢孩子”一事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近年来,我国拐卖儿童犯罪呈上升趋势,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2237起,比2010年增加342起。同时,公民的打拐意识逐渐增强,如微博打拐的兴起和民间打拐组织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打拐行动中。

  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即使在这样的严厉打击下,拐卖儿童事件仍然屡禁不止。儿童被拐卖的家庭往往支离破碎,将心比心,其父母的痛苦经历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与关注,从而上升为对“偷抢孩子”的痛深恶绝和担忧恐惧。“偷抢孩子”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利用煽情的语言和标题,披着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外衣在朋友圈大行其道。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加入散布“偷抢孩子”谣言的队伍——大部分人的初衷是对儿童的保护和对偷抢孩子事件的担忧。在成年人看来,儿童是弱势群体,需要成年人的呵护。偷抢儿童一事又非常能引发人们同情心和保护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个简单的转发如果能为儿童的安全增加一份保障,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朋友圈又是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朋友圈疯传“偷抢孩子”谣言,降低了人们的对这一谣言真实性的怀疑之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偷抢孩子”谣言三人成虎正是利用了公众对儿童的关注和担心,又钻了朋友圈这个私密空间的空子。使得公众不明就里,官方应接不暇。面对这类谣言,推动打拐事业的发展是治本之道;公众学会甄别信息,官方及时澄清谣言是治标的关键。双管齐下才能为儿童在家庭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