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琼华: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让农民喝到“安全水”

08.03.2016  10:43

全国人大代表傅琼华建议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村供水仍出现同一供水区域内水费不一等问题。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琼华在接受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让农民也喝到“安全水”。

  现状:农饮安全工程规模小、水质难达标

  2005年至2015年,为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江西累计投资103.21亿元,建成六万余处农村供水工程,累计解决了1996万农村居民和228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尽管政府倾尽全力,从运行情况看,这类农饮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并不强,工程建设在建设、运营、管理方面遇到不少困难,甚至出现问题。”作为江西水利方面的一名专家,傅琼华坦言,在6万余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日供水200吨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仅1100余处,其他均为小型单衬供水工程,每处工程平均受益人数只有450人。

  “农饮安全工程不仅规模小,有些供水管网还是PVC管,老化严重,漏损率达40%。”傅琼华介绍,各处散小工程缺乏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和检查设备,水质难以达标,一些小型工程蓄水能力差,干旱时节难以保证水量需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市居民享受到了较好的供水服务。而农村供水,仍旧出现了同一供水区域内水费不一、初装费不一、水质监测频次不一、水源地保护力度不一等问题。”傅琼华说,根据要求,到2020年江西省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90%,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势在必行。
  建议:做大做强以水务为核心的环保产业

  对此,傅琼华建议,打破城乡分割,破除部门利益,将县级行政区域现有和规划中的供水工程统一打包,投向市场招标,引入大型国有专业企业来建设经营,做大做强以水务为核心的环保产业。

  “水资源保护由水利部门统一负责,建立从资源勘察到开发、利用、污水处理的管理体系,划定饮用水源的保护等级,加强水源地的执法管理。”傅琼华强调,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供水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