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里的 “速度与激情”(图)

12.02.2014  13:59

        突然,一声"医生住院"打破了寂静,一名爸爸焦急地带着女儿来了。只见2岁多的小女孩,脸蛋红扑扑,扑哧扑哧地直喘气,全身哆嗦,一看就在发热,量体温——41C。“4小时内用过退热药吗?”“没有,刚刚在小门诊打针了,我有退热栓,我不敢用……

        我马上给孩子先做退热处理,护士很快将住院手续办好。问诊中发现,孩子刚刚在一个门诊输了2瓶液,但家长不记得药名。父亲也没有带病历本,以为大医院不会看小门诊的病历。

        时间一下就到了早上6点,还没喘过气,值班室又来了个直喘气的2岁小男孩,呼吸困难。小男孩的家长迟疑一下说,得病那天是吃了花生,当时边吃边哭。听到这些,我心里咯噔一下,立即安排护士带氧气将患儿送去急诊做肺部CT,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真有异物在支气管内,立即办理转科将孩子转到耳鼻喉科行进行异物取出手术。

        直到上午10点,我才带着一身的疲惫下了夜班。这就是一个普通医生春节期间的真实生活。没有聚会,没有美食,没有娱乐,只有付出、劳累、汗水。感谢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们!感谢信任和配合我的病人们!

        好医提醒: 如果小女孩的父亲知道发热时给孩子及时用上退热药,小女孩就不用这样奔波痛苦。诊治是一个连续过程,曾经的诊治对后面医生的接诊非常重要,家长不要忘了带病历。

        病史讲解不清,有时甚至隐瞒信息往往会干扰接诊医生的判断。那名小男孩的家长如果知道3岁内孩子最好不要食用易呛的食品,抑或能早点告诉医生,孩子也不会治疗1周而没有效果。

        胡方园整理

        武汉市儿童医院

        内科丁娟娟

        正月初三发布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