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游泳 南昌SOS儿童村的孩子乐坏了

15.07.2015  12:22

  每到暑期,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或是跟着爸妈去旅游,或是参加各种兴趣班。对于SOS儿童村的孩子来说,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和足够的费用,这一切却很难实现。7月14日,记者在南昌市SOS儿童村了解到,当听说有机会参加本报和南昌市体育局联合开设的“爱心班”免费学游泳后,这里的孩子报名踊跃。全村12个家庭希望或增加活动指标,或放宽年龄限制,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

  14日上午10时30分,14岁的熊超做完暑假作业后,吃了两口西瓜,拿起一副扑克,与同在一个家庭的小伙伴们打起了斗地主。他告诉记者,放假半个月来,除了写作业外,看电视、打扑克、做家务就是假期生活的全部。

  在南昌SOS儿童村,与熊超一样的孩子还有118人,这里采用家庭模式抚养和教育孤儿,每个家庭由一位“妈妈”和七八个孩子组成。尽管天气炎热,游泳本是孩子消暑纳凉的最佳活动方式,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孩子们只能待在家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游泳。

  “儿童村所有花费来自政府拨款,这些钱只能满足孩子们吃饭、读书、医疗等日常开销。”儿童村办公室负责人李阳告诉记者,一个孩子平均每月支出成本为1000元,除去上述开销所剩无几。

  “普通游泳场一张门票至少三四十元,我们很难承担。如果在江河里游泳,又有安全隐患。”李阳说,今年4月村里曾经开会提过游泳培训,但预算出来后,便没有了下文。

  如今,当“爱心班”免费学游泳活动的消息在儿童村传开后,孩子们都充满了期待。“有些孩子去了亲戚家,对仍然留在村里的孩子,我们挨个通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主动报名。一些已经升入高中,甚至就读大学的孩子也希望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

  11岁的小彦杰是9号家庭的一员,早早就在报名表填上了自己的姓名。当记者与他聊起游泳时,小彦杰在表示出强烈的愿望后,更透露了以前的一次遗憾经历。去年7月下旬,经不住孩子想玩水的请求,刘妈妈带着小彦杰与其他几个小伙伴来到赣江边天然游泳场。有了难得的嬉水机会,大伙一下水便闹腾开来,不一会儿,小彦杰和其他两个孩子离岸边越来越远。尽管带着游泳圈,但情况仍然危急,刘妈妈赶紧大声呼喊求助,幸好有周边市民帮助,小彦杰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岸边。自此以后,他和伙伴们几乎不再提起游泳。

  “这次听到有‘爱心班’可学游泳,有专门的场馆和专业装备,孩子们又重新燃起希望。”9号家庭的刘妈妈表示,“活动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多了一项技能,希望更多孩子能有机会参与,更期待以后每年都举行,让这群孩子也和正常人一样,拥有精彩的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