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别让儿童节的“爱如潮水”变成“爱如洪水”

31.05.2014  11:00

  “六一”儿童节前夕,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总喜欢到社会福利院、孤儿院奉献爱心。但同时又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一些学生志愿者团体挑着大旗,浩浩荡荡,到了之后四处拍照。个别人士甚至酒后去奉献爱心,搅得孩子不得安宁。结果爱心变成了“洪水”,影响了这些地方的工作和,一腔爱心,反倒成为负担。(5月30日《徐州日报》)

  儿童节,幼儿园、福利院人山人海;重阳节,老人院、敬老院彩旗飘舞;助残日,广场上、公园里爱心如潮。领导们来了,志愿者来了,好心人来了,在这些繁华的应景之后,不几日就寂寞落幕。

  按说,在特殊的节日里,去奉献爱心,自然是需要的。在孩子的节日里,我们送去了一袋袋糖果,我们送去了一件件衣服,我们送去了一个个书包,我们送去了一捆捆本子。这自然可以让孩子们,尤其是孤贫儿童感受到社会的爱,感受到人间的情。但是,这种轰炸式样的爱心,却也在惊扰着孩子平静的生活。这种只看重节日,忘记了平时的关爱实际上是爱心也是骚扰。集中式看望慰问是不科学的。

  今年雷锋日前夕,济南一家福利院的院长关闭了自己的电话。这是因为,每天都有很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他联系,要到雷锋日去开展活动,而这个院里才有30多位孤儿。这么多人的到来会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这位院长无奈的对记者说:不是我们不需要爱心,而是这种爱心需要分布在每一天,而不是一个雷锋日。往年的时候,只要一到了这样的节日,大批爱心人士来了,有的时候孩子都洗过脸、洗过脚、梳过头了,还得让他们接受洗脸、洗脚、洗头的“爱心”孩子能受的了吗?

  我们试想:雷锋会为了奉献爱心去扰民吗?

  这位院长的困惑实际上也是孩子们的困惑。很多爱心活动的组织者都忘不了在献爱心的时候,带着照相机,带着摄像机,有的甚至还要叫上记者。一天都在拍照留念,孩子还小,身体也受不了。很多孤贫儿童原本心灵就是脆弱的,这样的举动显然会在不小心的时候就伤害了他们。最为关键的是,爱心组织很多,大家大多送来的都是饮品、食物,有的还是鸡鸭鱼肉,孤儿院的孩子们一时也吃不了这么多东西,保存起来都是个不小的问题。

  而实际上,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他们送来的爱心,都已经是供大于求的,爱如潮水自然是个好事情,但是当这样的爱心潮水泛滥的时候,这就会变成了洪水了,孩子们如何能迎接这样的爱心?爱心需要细水长流,对于各部门各单位来说,对于志愿者们来说,对于爱心组织来说,要想奉献爱心,还是别挤破头的到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才想起来去关注孤贫儿童,而是要在平时的时候多关注他们的生活。他们需要爱心,他们需要关注,可是这种关注不能像吃饭一样,有的时候无米下锅,有的时候菜品丰富,饥一顿饱一顿的爱心其实伤害的是孩子们。

  当然,还有一个最值得关注的事情是,我们奉献爱心的时候要多些耐得住寂寞,不能让拍照留念,让记者报道淹没了爱心的本意。

  当儿童节时期的爱如潮水,成了洪水的时候,让孤贫儿童只会“爱水难收”!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