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教化之本者

21.04.2014  20:05

  复旦大学发布的“世界读书日经典文本阅读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3个月内专业经典文本的阅读量在3本以下,而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至800页。以国学元典为例,《理想国》、《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西学元典被搬上课堂。所谓专家之学,即为通人之学,“概论+通史”的新式文科教育模式,是对文史哲学科分离的反思,但元典教育知为谁生?

重视元典阅读  提升国学文化  

  “元典”是经典中的经典。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宋德发认为“元典”是“对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内涵及其发展流变产生深远影响的文献典籍。例如古印度的“吠陀文献”与佛经,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作,希伯来人的《旧约全书》,中国的《》、《》、《》、《》、《春秋》等经典,都可以纳入“元典”的范畴。”

  2006年,南昌大学国学院依托人文学院成立,院长程水金依托新生代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我培养学生,就注重培养这种宏大的学术视野。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强调他们要精读经史子集的元典。虽然从这里走出来的不一定是学术大师,但是学术大师一定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程水金接受《国学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元典研读是培养国学种子的必由之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以功利主义的态度与实用主义的方法简单处理,他认为国内高等教育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本症结就在这里。

  社会上需要什么人才,大学马上就开设相关专业,要不了三五年,该专业就出现人才饱和。但这些人由于人文科学或数理科学基础薄弱,便一无所能,所以要转换其他工作便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难以适应,教授们则认为此种教育媚俗。故此,程水金认为大学应该重视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越是基础性的东西,其适应性反而越广泛。

  目前,国内外也有较多类似教育模式。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的知行文科实验班;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开设经典研读课程。通过此种教育模式,让实验班的学生“文史哲入口,政经法出口”,从而引导学生“学贯中西,经世致用”。

品味元典  感悟人生

  《资本论》充满了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马克思在系统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批判吸收了大量古典主义理论而完成的著作。南昌大学宏观经济学老师罗海平老师推荐学生阅读《资本论》,其学生邓昕阅读后分析说,“德国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带来的,更主要的在于其落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这反过来又是资本主义不够发展所造成的。‘活人’和‘死人’都是一种象征,指的是两种生产方式,是旧制度与新制度的双重苦难,是封建制度拖了发展的‘后腿’……”可见,学生通过对元典的阅读,可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感悟人生哲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国学实验班的大三学生陈熊文对元典《杜诗详注》爱不释手。元典中《饮中八仙歌》这一首诗就令她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出现了诗中的贺知章,在喝醉酒后骑着马,那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最后迷迷糊糊跌进井里,竟在井里熟睡不醒了。“实在是太逗了。”她想着想着,竟一个人低低地笑出了声。在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含义及他人对它的解读等。当她了解到该诗作者贺知章是通过作诗以折射他潦倒不堪的生活,她就再也笑不出来了,时常感悟自己现在很幸福,“我会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高翔是理科生,进入国学班也算是阴差阳错。虽然进入了国学实验班学习没多久,但他在国学班老师的指引和同学的感染下,对元典的兴趣愈来愈浓。闲暇之余,他都会随手拿本元典翻阅。而且,国学班同学每个人的桌上都各放着一摞宣纸,在旁边架着毛笔和砚台,一有时间,大家就练练字。“我原本设想去当一名生物老师,可是现在好像可能性不大了吧。”高翔轻笑了下说,“有种重新回到最初专业选择的感觉,不过,现在也挺好。从高中的理科生到现在的纯粹文科生,至少在思维的补足上面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尽管现在可能有些不如意,但早期的一些文理兼修的大家让我着谜。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罗珊珊特别喜欢的著作,她看了不止30遍了。贾府中的戏剧勾起了罗珊珊对戏剧的喜爱。明代的《牡丹亭》、《紫钗记》等都是罗珊珊喜爱的一些戏剧。“戏曲、小说毕竟是一种市民文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闲情逸致,而元典学习则能告诉我们,人生需要什么。”罗珊珊虽然每周六都会去江西省京剧团进行兴趣学习,但还是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专业学习上。她习惯在每天晚上的6点到8点的这个时段,坐在国学研究院的自习室中进行学习,经常拿着《十三经注疏》的其中一本。厚大的书籍上,竖排的繁体字,不静下心去研读是难以有所收获的。

  元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同样都处于社科文化的传承纽带中。在这一无法分割的衔接链条里,我们必然需要去追溯那些最根本的道理。元典的适用性,不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阻隔而削弱,通过对其解读和欣赏,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历史的变化及特点,这也是元典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