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包过”,车检已呈整体性溃烂?

14.09.2015  18:56

  貌似严苛的车检制度流程,在“民间智慧”的播弄下,俨然已成了千疮百孔的烂棉絮,在此情境下,很多环境治理举措又岂能不沦为“空转”?

  车主给黄牛200元,黄牛给汽车检测站150元,就能让尾气严重超标的汽车通过;检测设备厂商可以篡改软件,其中就有自称占有率40%安车公司……央视“焦点访谈”日前曝光了车检中的造假现象:记者先后在鲁、粤、浙、辽等省调查了20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只要黄牛疏通好了关系,尾气不合格的车辆,不需维修即可拿到合格的检测报告。

  尽管有网友调侃,媒体曝光的这些问题早已司空见惯,但车检造假如此明目张胆,几成公开的秘密,还是让人触目惊心。而网友的“习焉不察”本身,同样可以视为这种“社会共谋”的一个佐证。

  检测站居中操控,设备生产厂家大做手脚,黄牛党奔走前后,车主们花钱消灾……貌似严苛的车检制度流程,在“民间智慧”的播弄之下,实际上早已成了千疮百孔的烂棉絮,再无可能从终端堵住排放不合格的海量车辆。可以说,围绕车检,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利益分肥链条,并呈现出整体性溃烂。

  一方面,一些检测机构滥用权力,串联起各相关利益主体,赤裸裸地将权力在市场中变现。其在扭曲权力指向的同时,还会通过这种权力的不断强化进一步更深入地设租寻租,刺激有关各方的造假积极性。在这样的格局下,检测技术是否先进,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发出指令的“”可以随便干预检测结果,制度执行者已经变成破坏者。

  另一方面,利益关系的不断固化,也一点点消解了堂皇政令的效能和严肃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多看上去不错的环境治理举措,每每沦为“空转”,吆喝的声音远大于实际效果。这种整体性溃烂令人沮丧。由来已久、广泛参与、心照不宣等,或许其间只是出于“图省事”的考量,实质上却折射出社会运行规则的崩溃。

  应看到,去年5月公安部和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强化违规违法责任追究等“车检新政”。这也被认为是简政放权之举。车检也从由各地公安车管所的隶属于检测机构检测,到主要由社会检车机构来做。但检车业务放开,不等于就能“唯年检”,而放松证后监督和对黄牛的打击。对环保部门而言,也该进行道路抽测,环检机构信息也该与环保部门联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4条和上述意见,都明确了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责任。对有关部门而言,也必须对“尾气检测造假”加强检测。否则的话,难免将“伪治理”形成的恶果加诸社会公众,侵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对于车检造假现象,乃至其间呈现的整体性溃败,更有必要在加强部门监管、规范制度执行的同时,逐步探索源头治理之策。比如从车辆生产过程的排放标准、油品标准等层面预作严格设定,建立机动车排放超标治理技术路线,然后再辅以严格年检,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卡住那些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说到底,没有管不住的车辆,只有无孔不入的利益;没有不好的制度,只有总想突破制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