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元的地高辛片涨到70元 常用低价药大幅涨价背后

06.06.2015  09:21

(江西广播网6月6日)此前一罐7块钱左右的地高辛片,现在要卖到70块左右,常用低价药品大幅度涨价的背后是百姓负担的增加。请听江西台记者章强、实习生周含真发来的报道。
     记者先后走访了南昌市多家药店,发现这种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片都没有销售,这款药品似乎在药店销声匿迹。(录音:地高辛片现在是多少钱啊?现在暂时没有,以前一百片一瓶的是8块。)
除药店以外,记者走访了几家医院发现这款药品也处于缺货状态,南昌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负责人余芃告诉记者,据配送公司介绍,现在这款药品是涨了不少。(录音:是涨了价,涨幅蛮大,翻了十倍吧,上海信谊的牌子涨的多。)
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刘立民证实,目前医院还有地高辛片价格,但价格的确已经大幅度提升。(录音:现在要60多块钱,以前最便宜就只要几块钱。)
刘立民主任告诉记者,地高辛片涨价有几个月了,涨价和6月1号政府取消药品定价并没有太多关系。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由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和市场供给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的购销价格,《通知》还明确,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刘立民介绍,从这纸通知开始,很多低价药品都明显上涨。(录音:这批列入到国家的常用低价药品目录清单里面,只要价格符合上限,每天治疗的费用不超过3块钱的,在这个幅度内你都可以自主涨价,这是给厂家的一个政策,常用低价药品至少有两三百种,涨价的都蛮多。)
刘立民说,以地高辛片为例,每天只需要吃半片,1瓶能吃半年多,算下来每天的花费也不超过3块钱,也是符合这个涨价政策的。刘立民表示,以前许多有效的低价药品,因为价格过低,很多企业不愿意生产,转而投向利润率高的药品,致使许多低价药品消失在市场上,给患者反而带来更沉重的负担,新的日均费用标准启用后,给了药企适当的利润,但因日均费用的控制,这种上涨也是可控的。(录音:像地高辛以前十多年价格几乎都没涨,原料一直在上涨,但一直保持在几块钱,现在不是说我们涨,而是怕厂家不供给我们,这个政策其实就是像保护一些很便宜的,但临床上又比较普遍的药的合理利润,生产厂家才会生产,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用药。)
记者随后咨询了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说,对于地高辛等药品价格暴涨的情况也有知晓,但它的涨幅也是属于国家政策范围内,但对于类似的常用低价药品暴涨的现象,医药采购服务平台今后会注意加以引导。(录音:我们现在也在引导医院和它谈价钱,不能翻几倍的涨啊,比如说涨30%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