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好先天不足 江西省跨境电商在路上

20.10.2015  08:32

  作为电子商务行业新热点,跨境电子商务让85后小伙江期胜尝到了创业成功的滋味。5年前,江期胜开始涉足跨境电商,主营化妆用品销售,去年,其公司跨境电商交易额达6500万元,今年总交易额有望翻一番。

  既做跨境B2B(企业对企业),也做B2C(企业对消费者),江期胜的跨境电商生意虽然做得不错,但他也有烦恼。“省内物流成本太高,B2C业务很难开展,很多货不得不从外地发往国外。

  记者了解到,江期胜的困惑并不是个例。由于江西省暂未有城市获得跨境电商服务试点资格,且尚未开通国际行邮,物流成本高企因而成为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痛点”。

   运费高,跨境电商企业“冷对”零售订单

  王东是萍乡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在谈及公司跨境电商B2C业务时,他大吐“苦水”,坦言因为物流成本高,有时候不得不放弃送上门的零售订单。

  “每个月平均要拒绝大约20个来自国外的零售订单。”王东说,以一单500元以内的货物为例,利润只有50元左右,但快递费用往往超过100块,接收订单就意味着亏本,所以只能放弃。

  江期胜告诉记者,B2C业务只占其公司总业务的30%。基于成本及便捷性考虑,小额订单大多采用邮政小包、国际快递寄出。国际快递时间虽短,但运费高,有的商品价格甚至还不及运费;邮政小包受重量限制,时间上也相对较慢。“省内的邮政小包运费偏高,所以我们的零售订单一般先寄到深圳,最后再发往国外,采用这一方式邮寄还相对划算些。

   缺试点资格,省内跨境电商发展受限

  将零售订单货物由深圳发出为何比省内更便宜?江期胜解释,深圳是国内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之一,该市跨境电商物流成本相对偏低,因其出货量大,且政府在邮费方面有补贴,所以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习惯将零售货物借道深圳发出。

  对此,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共有8个,其中包括上海、杭州、重庆等。江西省南昌和赣州虽已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但暂未获批成为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所以在设立海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和相关服务平台等方面还有待落实。

  “南昌和赣州一直在积极申报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相关筹备工作也从未间断。”该人士透露,今年1至9月,江西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10.4亿元,同比增长91.3%。“获批试点城市之后,江西省在跨境电商领域将会有所突破。

  该人士分析认为,作为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具备发展跨境电商的产业基础。在江西省外贸企业积极在知名B2B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随着赣州综合保税区获批和南昌、九江、吉安等综合保税区筹建,江西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将得到完善,跨境B2B和B2C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保税区将验收,江西省跨境电商未来可期

  “以综合保税区为依托,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时,可同时进行国际仓储、中转、配送、采购等,企业物流成本因此或可降低。”南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南昌综合保税区有望年底获批设立,南昌临空经济区也将专门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

  该负责人表示,江西省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申报跨境电商服务试点,设立综合保税区无疑可以为申报‘加分’。但是,目前,南昌跨境电商出货量不大,加之物流成本高,不少企业对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仍存在疑虑。

  近日,记者从赣州市商务局获悉,赣州综合保税区预计于今年10月底前正式封关验收。目前,新浪集团、京东集团、苏宁易购等一批企业已与赣州商谈跨境电子商务合作项目。

  赣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在筹备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过程中,与发达地区相比,赣州跨境电商存在发展基础弱、渠道窄、产品资源零散粗放等问题,此外,人才短缺尤为明显。具体来说,赣州物流配套不足,缺乏现代化的供应链服务,其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通关效率低、贸易成本高、结汇退税难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按照江西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未来几年,江西省将创新进出口管理模式,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在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有效监管和服务,同时,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流程化的保税仓储物流、报检报关、跨境支付、法律和知识产权咨询等综合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记者 万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