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省先行先试示范区 新余系列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23.02.2014  11:02

  新年伊始,新余市率先在全省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288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共700余辆涉改车辆,仅保留138辆用于保障执法执勤、应急公务等需要,其余500余辆公车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拍卖。该市通过公车改革遏制“车轮腐败”的同时,书写了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的新篇章。

  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新的一届市委班子上任后,在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认为,改革创新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该市在全市上下搅动思想,形成了思改革、议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凝聚了改革发展的共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致力于建设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

  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去年以来,该市下放20%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8项。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制、服务企业行政审批代理制。目前,所有部门行政审批实现了网络化。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实行“无纸化”办公。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三级实现了公文的全程电子化,办公经费也由以前的每年2000多万元缩减为现在的300余万元。此外,在新余高新区进行“大部制”改革试点,将原有11个内设机构整合为6个内设部门,新设置行政服务中心等9个公共服务机构,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等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

  探索投融资平台“融、用、管、还”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进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该市成立了市财政金融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解决全市财政金融以及债务等问题;将政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政府债务等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逐年减少“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目前,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全面公开,市本级一般预算性支出压缩了10%。

  积极推进合同环境服务试点,实现环境保护由“养人”向“养事”转变。去年底,该市与湖南一家企业签订的合同环境服务框架协议正式实施。目前,该市由企业投资建设PM2.5空气监测系统,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取数据并向社会公开。另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清运系统等7个重点环保项目已正式开工,不久将建成投产。(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徐国平 通讯员姚中国、卢建华)

-----------------------------------------------------

专访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先行先试 做改革创新的探路者

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25日电 江西省新余市今年在全省率先试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如何积极稳妥推进这一改革事项,新余市还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改变过去“一钢独大”的发展局面,新余市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余市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亮点?25日,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就上述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