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152万人将参与公投 克乌军力集结边境

16.03.2014  16:17

14日,乌克兰辛菲罗波尔,自卫队士兵在火车站检查乘客的行李和证件,寻找所谓的“破坏分子”。图/东方IC

季马与父亲哥哥合影。视频截图

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16日即将迎来决定克里米亚地位的全民公投。届时,克里米亚民众将在并入俄罗斯和扩大自治权当中二选一。

14日,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表示,公投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投入的安保力量将超过15000人。另外,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15日决定,提前终止克里米亚本届最高苏维埃(议会)的权力。

现场探访

超过152万人将参与公投

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14日表示,公投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投入的安保力量将超过15000人。

克里米亚选举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马雷舍夫同日说,来自超过21个国家的约50名观察员已在选举委员会注册登记,将出席公投。他们来自美国、以色列、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

官方数据显示,克里米亚地区共有约196万人,其中包括未达投票年龄的儿童。有资格参加这次公投的选民超过152万人。马雷舍夫说,选票已分发至各地投票站,最早出口民调结果将于17日公布。

此前有民调显示,近80%的克里米亚人将投票赞成入俄,15%赞成留在乌克兰,其余人尚未决定。

政府紧急安排保电力供应

15日,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街头仍旧平静。不过大街上有持枪的蒙面武装人员检查来往车辆,让人感到一丝紧张。

克里米亚公投筹备及执行委员会把15日定为“公投前静默日”,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加入俄罗斯的阵营都必须停止一切宣传。但是,街上到处可见宣传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大广告牌。在议会和政府大楼前以及列宁广场,警察和自卫队员在值班维护秩序。辛菲罗波尔大大小小的饭店、旅馆住满了外国记者。市内各处未见俄罗斯军人。

克里米亚电力和饮用水的八成均来自乌克兰。为应对乌克兰可能实施的断电措施,当地政府作出应急安排,准备动用200个柴油发电机组以及俄罗斯提供的7辆柴油发电车保障供电。

克乌军力集结克北部边境

14日,央视记者探访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北部的皮里科普地峡,这里是连接乌克兰主体大陆与克里米亚半岛间的交通要道。记者发现,乌克兰政府与克里米亚当局分别在此设置了哨卡,还在哨卡附近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

在乌克兰政府设置的哨卡一侧,陆军士兵严格盘查着来自克里米亚方向的车辆。哨卡旁的树林里停有数量装甲车。在远处的荒野里,士兵在战壕中休息,壕沟中疑似隐藏着数辆坦克。

在克里米亚当局设置的哨卡一侧,负责守卫的有克方的警察、“金雕”特种部队和自卫队。他们不仅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的证件,荷枪实弹的执勤人员还会进入车中搜查。另外,哨卡两旁还停有装甲车。

从皮里科普返回辛菲罗波尔途中,记者看到有装甲车正在向市区方向行驶,沿途各处可见到克里米亚士兵正在挖战壕,设置防御工事。

最后博弈

乌法院裁决克公投违宪

乌克兰议会15日表决通过决议,提前终止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的权力。决议自通过之日起开始生效。

决议责成乌克兰议会地方自治问题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克里米亚议会选举日期的建议。

乌克兰宪法法院14日判决克里米亚议会3月6日作出的举行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的决定违反宪法。判决称,克里米亚关于举行全民公投的决定从乌克兰宪法法院作出判决之日起失效,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各级组委会应停止工作。宪法法院责成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政府停止为举行全民公投的相关工作拨款,确保销毁选票和宣传材料。

法院说,这一判决在乌境内必须得到执行。这是最终判决,不得上诉。

俄美最后谈判无果而终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会面,磋商克里米亚半岛局势,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意味着俄美最后一次外交博弈无果而终。

克里和拉夫罗夫会谈持续6小时。拉夫罗夫会谈后说,双方立场分歧依旧。

就俄方对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结果的态度,拉夫罗夫表态:“我们将尊重克里米亚民众的愿望。

拉夫罗夫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所有人都理解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意义,相较科摩罗群岛之于法国、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作‘马岛’)之于英国。

法新社解读,拉夫罗夫此类类比显示俄方希望最终控制克里米亚半岛。

拉夫罗夫还说,俄方没打算“入侵”俄语居民众多的乌克兰东部地区。

美欧17日或制裁俄官员

克里14日警告称,西方国家不会承认克里米亚公投结果,一旦公投继续,“将会有一些制裁措施作为回应”。美国和欧洲联盟最快将17日启动多项制裁措施。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高级官员说,欧盟已拟定一份可能施加制裁的俄罗斯人名单,各成员国外长将于17日决定是否实施旅行限制和资产冻结等制裁措施。

路透社援引另一名东欧国家外交官的话称,欧盟最快将于16日在名单中选择120至130名俄罗斯目标率先启动制裁。“制裁首先将施加在那些与克里米亚局势有直接关系的人。若俄罗斯不予理会,制裁会扩大至俄国家杜马的高层人士,最终也将扩大至级别很高的人。

讲述

被公投“分裂”的克里米亚家庭

17岁的季马是克里米亚的一名大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公投的到来,他们一家四口原本平静和睦的日子被打破了。

弟弟亲西方哥哥偏东方

季马在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一所大学读书。每个周末,他都要回家和爸爸、妈妈、哥哥聊聊天。但是,最近几周,家庭聚会的气氛越来越沉重。

季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甲壳虫乐队,喜欢西方的很多流行事物。他偏向于让克里米亚继续留在乌克兰。

他的哥哥真亚今年20岁,在铁路部门工作,他更倾向于让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他说:“我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基辅(乌克兰临时政府)却要剥夺我们的权利,替我们下决定。

季马说:“那是你的想法,你有点太夸张了。我们有自己的政府了。

母亲忧小儿子偏激闯祸

季马的妈妈奥莉加支持小儿子,希望克里米亚继续留在乌克兰。但她也说了,不管公投结果如何,她会试着去接受。

目前,她最担心的是小儿子过于偏激,可能会闯祸。奥莉加说:“我们很担心(季马),非常担心。

父亲希望一家人不分离

爸爸萨沙的观点则和大儿子的观点一致,希望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他觉得,这会让克里米亚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日子过得更好。

不过,萨沙更希望家庭和睦,一家人永不分离。他说:“我们的讨论很激烈,但不会打起来。至少我们有一件事达成了共识,在晚餐时间,不讨论政治。

萨沙还说,相信他们会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来解决争执。因为不管克里米亚未来是向西走还是向东走,他们始终是一家人。

本版据新华社央视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