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听民意、看变化、促发展——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文章选登之九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最好的注解
铜鼓县委 钟 林
春节长假已过,生活重归平静。假期内虽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发生,但细想之下,仍有两件小事值得回味。
一通暖心电话
正月初一,按照惯例,铜鼓县永宁镇江头村“两委”班子到该村老党员和老干部家中拜年走访。我作为驻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也一同前往。路上,村党总支书记帅学水接到该村潭溪组村民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帅书记,今天打这个电话有两个意思,一是给你们拜个年;二是向你们道谢。潭溪大桥年前通车,咱们今年春节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涨水了。今天虽然下了小雨,但连鞋子都没打湿。”据了解,江头村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行路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如投资150余万元新建长潭溪大桥,投资70余万元修通了帅家坝至潭溪的公路,解决河对岸两个村民小组30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感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党组织真心为群众,就能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一张荣誉证书
正月初三上午,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三都镇东山村一亲戚家拜年。进门后,吸引眼球的是悬挂在大厅正中间的一张50年党龄荣誉证。证书的主人陈玉华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县委颁发荣誉证给我,就是对我的肯定,足矣。”铜鼓县自2013年开始,对全县满50年党龄老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先后为378名满50年党龄的老党员发放或更换荣誉证,在证书上注明了老党员的出生年月、入党时间、主要履历等基本情况。同时为满50年党龄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作为具体承办此事的我而言,能获得老党员的认可,深感欣慰。
感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强调服务群众的同时,服务党员也是应有之义。
【《江西日报》综合版(2015年3月16日B4版)选登】
乡土人才引发山村巨变
吉安市委 揭平凡
春节回到老家万安县韶口乡过年,大家聊得最多的是高陂镇田北村。一个小村庄,短短一两年时间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韶高线”上的一颗明珠,在全国声名鹊起,并成功申报了“中国农民画之乡”、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农民画展。是什么因素引发山乡巨变?通过多方了解和深入调查,我发现这场巨变缘于当地的一名乡土人才。
罗晓青,高陂镇田北村农民画创作者,被称之为“云人”的“井冈五怪”之一。2013年,罗晓青随同其他“四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组团参加全国农民画展,带去的300多幅画在现场被抢购一空。“连卷画的画纸都被买走了”,罗晓青回忆说,“最高的卖到了3000多元一幅”。如此火爆的场面坚定了他带领乡亲发展农民画的信心。
万安县活跃着农民画创作者300余人。每年全国、全省的农民画展都有万安农民画家送展的作品,多项作品获奖,并成功出版了《江西万安农民书画集》。万安县因势利导,全力做好农民画文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顺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名利”双收的好效果。事实证明,注重挖掘和用活乡土人才,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就能催生“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蝴蝶效应”。
革命老区吉安目前拥有各类农村乡土人才超过15万名。如何发挥好这支队伍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富裕一方百姓至关重要。建议:出台政策,激活“一池静水”,让乡土人才聚起来;精心培训,促进“强筋壮骨”,让乡土人才强起来;强化服务,打造“人才福地”,让乡土人才香起来;注重激励,催生“蝴蝶效应”,让乡土人才作用显出来。
【《江西日报》综合版(2015年3月16日B4版)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