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小火车去“兜风” 南昌打通中心城区绿廊生态圈(图)

18.03.2015  10:16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3月17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呜……”坐上凤凰洲仿古观光小火车,在赣江边“兜风”,感受南昌日新月异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南昌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城的建设,绿色崛起的“生命线”已初步显现。记者了解到,随着今年6月大象湖景观工程的建设完工,一条围绕南昌中心城区22公里的绿廊生态圈将被打通。


凤凰洲市民公园开放。图为牛行车站小火车

  凤凰洲市民公园建设后红谷滩人均绿化面积达35%

  据凤凰洲市民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凤凰洲市民公园的开放,赣江西岸约13公里滨江生态走廊全线贯通,赣江西岸已成为南昌的天然氧吧。“从八一大桥至赣江大桥,凤凰洲市民公园全长约3.7公里,规划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为生态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凤凰洲市民公园主要是以牛行车站、南浔铁路为主题展开,为了提升凤凰洲市民公园亲水性和居民参与性,红谷滩新区沿着赣江北大道向西平均移了30米,增加了整个凤凰洲市民公园的面积。到目前为止,红谷滩新区的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人均绿化面积达35%。”红谷滩城管局局长徐强介绍。


南昌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的生命线已初步显现。

  象湖湿地公园今年6月初步完成向市民开放

  南昌市园林局工程处处长杨雨晨告诉记者,在大象湖景区中,象湖景区西堤以东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定位为“水都明珠、休憩中心”以打造滨湖花园和湿地公园为重点,对北线豫章台、湖心岛和万寿宫也进行提升改造。

  “东岸湖滨花园约300亩,全线打造约4公里城市绿道,可连通梅湖绿道、抚河绿道,形成具有慢行机动车、自行车、人行功能的湖滨景观慢交通路线,方便市民休憩、运动、游览、观光。

  湿地公园是项目的核心区域,约1500亩。这里将为鸟类、水禽创建一个理想的栖息场所,为市民打造一处“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景观。湿地公园内现有的万寿塔也进行装饰修缮,增加周边配套景观,完善游览设施,成为象湖一大景观亮点。杨雨晨说:“湿地景观部分2015年6月基本完成,可向市民开放,建筑部分计划年底全部完成。


象湖湿地公园今年6月初步完成向市民开放

  抚河公园景观工程下月完工向市民开放

  每天在抚河西岸坐一坐,吹河风享美景,这就是现在住在抚河旁居民的生活。南昌市把抚河公园纳入大象湖景区建设工程,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北接滕王阁景区,途径中山桥、民德桥、抚河桥、海光桥、司马庙立交桥、建设桥,南抵将军闸。形成了5公里的生态绿道。

  据了解,抚河公园提升改造,主要从“休闲景观”、“生态保护”、“故道文化”三个层面着手,以交通桥为分割,将抚河公园划分为七大各具特色的景观组团进行打造,进一步完善了公园便民设施和园林景观,丰富了公园文化内涵。据杨雨晨介绍,抚河公园景观工程已全线完成85%,在月底将完工向市民开放。


南昌中心城区22公里的绿廊生态圈将被打通

  南昌中心城区形成22公里绿廊生态圈

  据悉,大象湖着重打造城市绿道系统,南北形成滕王阁——抚河——象湖——梅湖绿道系统,东西形成梅湖——象湖——昌南新城——赣江绿道系统,这条长约22公里的绿道将让市民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而随着大象湖景区与赣东大堤风光带的建设,将共同围合成南昌城区的“城市景观生态圈”。杨雨晨表示,在全国各城市中心城区中,有这样的生态圈是非常难得的。

  同时,增设景观建筑、园林小品、亲水平台、文化景墙、景观雕塑、绿化栽植、广场园路、驳岸桥梁、运动场地等。公园沿线实现了人通、自行车通,形成集环保、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绿地,今后市民可直接从滕王阁骑行至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