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出苗近8万尾 进入苗种养殖阶段

07.11.2013  20:35

  中新网宜昌11月7日电 (记者 郭晓莹)11月7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继续传来好消息,首批全人工繁殖中华鲟“二胎宝宝”累计出苗近8万尾,正式进入苗种养殖阶段。

  据了解,参与繁殖的亲鱼分别于2010和2011年成熟,并首次当了“父母”,此次出生的鲟宝宝是他们的“第二胎”。也就是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了连续多胎繁殖,即在人工环境下,雌鱼可重复多次产卵,并能与不同的雄鱼配比。亲本再次成熟技术是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最后一环”,这一技术的攻克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育体系已完备,人类在技术上可保障中华鲟这一古老物种的永续生存。

  中华鲟是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被中国列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定为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的成功,为中华鲟的物种保护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对物种延续具有里程碑意义。(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