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八成拉杆箱属江西新干造 去年外销2000万个

07.05.2014  13:08

   仓库外的300余个拉杆箱已经打好包,贴上了快递单,就等着傍晚时快递公司派专车运走,发往全国各地……这是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新干县华兴箱包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说起箱包生产,很多人都会想到广州、温州,殊不知我省的新干县已经成为箱包皮具产业特色基地,去年从这里“拉”走的拉杆箱达到2000万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左右,而且还拥有市场定价权。

工作人员给拉杆箱装内胆

  引子

  几次偶然的见闻掘金装轮子的箱子

  在吉安市新干县城南工业园,华兴箱包有限公司小有名气,并不是老板高调吹捧,而是企业规模、经营销售等方面一路领先。

  走进华兴箱包厂区,裁剪、缝拉链、装方向轮、仔细质检、装进包装箱……500余名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每天从车间运出的拉杆箱几乎很少在仓库里停留,除了发往全国各地的实体店外,还有至少300个通过快递直接送达买家手中。

  在新干县,类似华兴箱包这样规模拉杆箱企业有3家,其他中型、小型企业110家。据新干县有关部门人士透露,新干县去年外销的拉杆箱达到2000万个,占国内拉杆箱市场份额的80%,覆盖除北京、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级市场。

  新干为什么会发展箱包行业,而且箱包企业看中的外人看来较冷门的拉杆箱?

  “说华兴是新干箱包的风向标一点都不为过,可以说没有华兴或许没有新干箱包的今天。”新干县一位官员这么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西、湖南等地有“嫁女必打樟木箱”的风俗。当时,新干县城上乡出现了一批手艺高超的造樟木箱师傅,华兴箱包的创始人李毛仔就是其中一位。后来,樟木箱渐受冷落,李毛仔开始自主创业,筹办华兴箱包,最早除改良樟木箱到做皮箱,还和广东、浙江等地箱包企业一样生产各类箱包。

  本以为企业会按部就班地壮大起来,不过,1997年几次外出的偶然见闻改变了李毛仔的经营之道。当时,在火车站汽车站,不少乘客拿有手提包、木箱,还有少数人推着装有轮子的箱子,他既好奇又兴奋。

  李毛仔想到,大批外出务工人员、高考扩招、旅游快速发展等原因,使人口流动持续增加。外出的人携带装上了轮子的箱子则更省力。“大有市场可做!”李毛仔看到了商机,他果断转型,开始开发、研制当时看来时髦的拉杆箱。

  经多年市场考验,华兴箱包渐渐在国内拉杆箱市场站稳了脚跟。 

  [1]  [2]  下一页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