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刚:“全国百强医院”排行榜有些浮躁

27.11.2013  11:17

  近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令福建民众特别关注的是,百强中福建无一医院入围。昨日,省内几家医院负责人均低调婉拒采访。专家则表示,榜单有争议,但还是有参考性。(11月26日海峡都市报)

  记者昨日联系福建省两家大医院负责人采访,均被委婉拒绝。“我们都没有上榜,就不谈了,还是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负责人表示。

  不管怎样,虽然“全国百强医院”排行榜属于“民间版”,毕竟,排行榜是公众了解一所医院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作为院方管理者,虽然不认可这个“民间版”排行榜,但又不得不去关注。因为,榜上有名,不仅可以引来更多的患者就医,院方也有“政绩”可谈,而有实力却榜上无名,似乎院方管理者有“没本事”之嫌。

  除了国家规定的甲、乙、丙级类医院的鉴定性等级评比之外,医院之间是否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可排名性?比如皮肤科、传染科、眼科等专科分开,否则,没法比。医院分层次的,有专科型、综合型、研究型,还有医院等级之间的层次之分,这些又如何排名?

  对于一座医院来说,在注重医资力量培养、学术攻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医患互动、医德的坚守,还要视患者为亲人,时刻不忘救死扶伤的天职。

  目前来看,医院排行榜最缺的,也许是忽视了对医德的追求。目前,全国诸多医院多关注医生队伍规模、院方建筑面积、学术领域成就、院士数量等显性因素。然而,作为医院最基本的职能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精神,可以量化衡量吗?不仅如此,医院的医德体现、科学管理、为民服务及至公益事业投入等,恐怕都难以通过显性的数据来表达。

  一味追逐医院排名的各项指标,会使一座医院丧失“定力”,导致过分注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质量的浮躁现象。毕竟,金杯、银杯,不如咱老百姓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