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试点研讨会在京召开

22.03.2017  09:55

  3月21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试点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出席并致辞,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林、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等十几位中国体育经济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出席了本次会议。

  “全民健身公共积分”项目是我国首次以科技金融创新手段,利用金融杠杆拉动体育消费、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的一次重大尝试,首吃螃蟹的江苏省体育局试点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截至3月17日,江苏发放的1250万元体育消费补贴,促进体育消费超过7,430万元,促进体育消费人群超过45000多人,对体育消费拉动的杠杆撬动比接近1∶6。

  与会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对江苏试点的创新价值、模式应用、示范效应展开了科学的论证和研讨,为“全民健身公共积分”下一步在全国扩大试点范围夯实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江苏样本:给体育消费插上金融杠杆的翅膀

  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但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当前人均体育消费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我国从2014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激励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和扩大体育消费的政策,明确指向了政府补贴发放,其中不乏“政府将通过购买服务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通过对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段发放体育消费券,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这样的指导性政策。

  如何将国家对体育产业和体育人群大力发放的补贴,最大化拉动体育消费,实现激励机制的高效能?在各地纷纷涌现体育消费优惠政策和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大潮中,“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脱颖而出,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推动和指导下,该项目试点于2016年正式落地江苏省。

  “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体育+金融+互联网。”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熊伟介绍,“全民健身公共积分”项目首次尝试引入科技金融创新手段,搭建了一套具有金融标准的公共服务云平台,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对体育人群精准发放积分形式的体育消费补贴,达到杠杆化撬动各类体育消费,激励全民健身的终极目标。

  江苏省体育局在参与“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灵活与公平性,根据江苏省体育局《2016年江苏省体育消费券发放方案》的规定, “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的主要模式是“先消费后补贴”,每年5000万元的体育消费补贴中,“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其配额根据人口数量灵活分配到全省13个地市,健身群众在定点体育场馆刷银联卡消费时,按20%返还“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如果继续在体育场馆消费,还可循环获得积分。不仅返还的积分可以在系统中自由设定,杠杆率,也可根据体育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比如,杠杆率也可设定为1:4或1:8。

  “效果比我们预期还要好。”熊伟告诉记者,积分从2017年1月13日开始陆续发放,截止3月17日,已经累计向346家健身场馆定点发放积分近1250万元,覆盖健身人群超过45,000人,通过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消费超过7,430万元,“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对体育消费拉动的杠杆撬动比接近1∶6。

  经抽查,发放积分的体育场馆业绩与去年同期比,同比增长均超过100%,面对汹涌而至的健身人群,一位连云港市的场馆经营者大呼“对体育积分又爱又恨,爱的是来消费的人数激增,恨的是我没时间照顾小孩了”。

   顶层设计:大胆创新中的保守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迈出了大胆的一步,江苏省体育管理部门却始终将“保守”和“谨慎”挂在嘴边。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的资金来源于财政专项资金,强调专款专用,因此,审慎和保守原则,始终贯穿整个模式的顶层设计。

  首先是保证资金不落地,由于引入了国家金融结算体系,资金始终放在第三方的国家金融渠道流通,“没有任何一方能碰到资金。”江苏省试点的运营方强调,安全性、合规性、可实时监管、透明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环节。

  其次是对登记在系统中的场馆和健身消费者,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如场馆必须是在民政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依法经营的健身俱乐部,管理部门可在系统中对这些场馆是否有违法行为实时监控。积分的申领人资格必须经过严格的实名认证,如健身达人,需经过社会公示,领取全民健身卡时,必须实名制。

  “我们也有一个矛盾的心里,既希望消费券有一种公共效应,又担心一旦轰动了把持不住,所以我们的心态是很保守的。”熊伟的顾虑也是绝大多数体育管理部门发放补贴时的顾虑。

  因此,在多方协调后,江苏试点的体育消费券发放系统,利用科技金融创新工具,完成了六大重要功能,既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也达到资金安全性和可监控、透明化的目的:

  1、补贴精准。在指定场所以实名接受消费补贴,通过银联系统实时监控,防止套现、套补贴等违法行为;

  2、杠杆灵活。政府可通过“全国体育产业公共营销服务云平台”科学设定每次消费补贴比例,并可设置每个人的总补贴上限额度;

  3、资金安全。“体育积分”资金由金融机构专户监管,消费后通过银联电子支付自动划入定点场馆报备的单位银行账户,消费者不可提现,只能循环消费;

  4、公开透明。可实时监测政府补贴的“体育积分”额度的使用数量、余额、使用地点,也能设定或调整各地额度,公平分配;

  5、数据完整。基于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给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实时定点场馆消费金额数和循环拉动的消费金额数,可据此建立全民健身科学评价体系。

  6、体验便捷。无需去银行网点办卡,健身群众刷卡消费时自动获得“体育积分”补贴。

    “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探索跨界融合

  但这对于顶层设计创新来说只是个开始。

  江苏试点得到验证后,“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吸引了各界目光。

  “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营方透露,许多体育用品企业希望能认购“体育积分”,通过体育场馆,向健身人群发放体育消费补贴,扩大在目标消费人群中的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将健身人群精准地引流回来继续购买体育用品。“这是供需层面的创新。

  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希望跳脱出体育消费的小圈子,以体育积分为纽带,以体育场馆为核心,将周边商户整合起来,建立彼此相互引流的体育积分消费生态圈,实现体育消费和商业消费相互促进和带动的“生态创新”,将体育积分卡变成全国通用的体育消费会员卡。

  未来,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和旅游消费公共积分还将实现跨界的“融合创新”,2017年将以冬奥会为契机,在冰雪运动中引入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并与旅游消费公共积分打通,通积通兑,实现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的互联互通。

  从激励机制创新到“供需创新”、“生态创新”和“融合创新”,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分别代表了服务政府公共服务、产业链延伸、商业生态和跨行业融合等体育积分创新的不同趋势,参会专家提出,新的消费场景为体育消费带来了新的变法发展可能,如果在这些地方延伸“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将成为拉动体育消费的重要力量,未来将最大程度释放体育消费的潜能。

   金融创新能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针对江苏试点的运营情况,与会单位和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论证和研讨,对“全民健身公共积分”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创新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产业处处长安枫认为,“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下,要充分保证体育场馆的收益,其次,金融支付手段可以灵活多样,现在的方式是发行积分卡,未来可以考虑将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多样化的支付手段接入系统,把更多类型的大数据接入公共积分体系,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对于“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未来的深化发展,他建议,公共积分可与各类项目中心相结合,“例如增加会员服务,将积分卡变成会员卡。

  国家大力支持体育消费补贴,本质是公共服务,与会专家和学者对于“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下,金融创新手段能否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尤为关心。

  首先,国家一次性发放的体育消费补贴形成的资金池,如何持续刺激体育消费,长时间影响健身人群?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教授认为,应该用商家或者企业的钱去持续这个体系,“要注重产业链的延展,生态圈的建设,围绕体育消费场景的革命来设计整个运营模式。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林提出,大型体育场馆已经成了一个体育商业综合服务体,如果能够把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的模式应用在周边的体育、商务、餐饮、旅游等这些业态,有序融合,将会互助、互利、共赢。

  专家学者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新的模式下,如何能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鲍明晓教授一针见血指出,“健身达人,你不补贴,他也会去健身,现在政府关心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所以全民健身这个系统要能补齐这个短板,就是公平。”张林则认为,公共积分1:6的杠杆率,涉及到四万多人口,对消费者的促进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政府的体育资金使用方向上来说,如何更加体现它的公益性,尤其是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对于政府来说,要强调弱势群体。

  参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基于江苏试点的成功探索,“全民健身公共积分”的类型和范围应尽快扩大,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个选择1-2个条件成熟的省份进行试点,将场馆补贴的部分资金,通过体育积分模式对不同的人群精准发放,完善大数据体系,利用科技金融创新,解决上述提出的两类公共服务短板。

  在会议上,记者获悉,事实上,体育场馆已经对“全民健身公共积分”模式抛出橄榄枝,与会专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副秘书长杨东旭告诉记者,体育场馆协会和“全民健身公共积分”项目日前已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全国将有一批符合条件的场馆加入“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试点体系,共同探索更有效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拉动以场馆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消费、建立商圈化体育消费生态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