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济民巡视员在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1.10.2013  15:36

在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彭  济  民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是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专题部署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会议;也是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动员大会。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有关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绍萍局长的工作报告也讲得很好,我完全赞成。希望先进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大家借鉴经验,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总结成绩,科学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农机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支出,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力度,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农机化发展的可喜成绩,成为全省农业工作中的突出亮点,为“十二五”农机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呈现出“四个最的特点”:

  ——农机化发展环境最好。进入新世纪,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农机化事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了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省里组织修订了《江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草拟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扶持机插秧发展等一系列办法。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多项配套扶持措施,营造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农机化工作的地位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

  ——农机化投入资金最多。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全省农机化总投入近70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20亿元。2011年,各级财政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投入达19亿元,是2005年的13倍多;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6.4亿元,拉动市、县财政投入1820万元,拉动农民直接投入12.5亿元;省级财政用于机械化育插秧投入3000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2011年全省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农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元。

  ——农机化发展速度最快。近年来,全省农机化发展迎来了最佳机遇期,农机化事业阔步前行,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十一五”末,全省农机原值达27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66.5%;农机总动力达3805万千瓦,比“十五”末增长112%,年均增长20%,“十一五”期间农机总动力增加量接近前50年的总量。2011年,全省共补贴各类机具50.84万台套,增加10.96万台套;直接受益农户33.88万户,增加9万户;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4200万千瓦,增长10.4%。

  ——农机化服务领域最宽。随着农机化快速发展,全省农机生产作业领域由单一的水稻生产向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农产品初加工方面加速推进,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由局部向农业生产全领域延伸,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由单个作业向合作化、集约化转变。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由单一服务为主向统防统治和商品化、全程化服务领域拓展。2011年,全省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144亿元,比2005年增长87%;农机跨区作业收入逾1亿元,是2005年的近8倍。

  可以说,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机化发展与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实施,轻推广。少数农机部门只重视补贴政策的组织实施,轻视农机技术推广,主要工作精力全部用于购置补贴工作,而对农机技术推广等其他工作有所忽视。二是重项目,轻服务。只对争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资金和本级政府的资金考核任务比较重视,而忽视农机技术培训、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三是重发展,轻管理。只偏重农机化的发展,而忽视农机监督管理,补贴政策宣传不够透明,组织实施不够规范,安全监管不够到位。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农机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政策扶持层面来看,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农机化事业面临的大环境更加优越。从农业生产层面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必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题中之义,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舞台更广阔、前景更宽广。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2012年,中央将继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作为“四补贴”政策之一的农机购置补贴,各级政府将会不断加大农机化财政投入,农机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新春天。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要求、农民的期望、历史的使命。我们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勇立潮头,再立新功。

  二、把握工作重点,突出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农机化工作的新跨越新发展

  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在更高基础上的新发展新跨越,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必须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一)注重扶持和引导相结合。要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机化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一要促进总量增长。通过落实补贴政策,发挥补贴资金的乘数效应,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资本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挖掘农村内需潜力,不断加快农机总量增长步伐。二要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补贴资金推动农机化发展难题和短腿、瓶颈等问题的解决。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在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等优势农产品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升。三要优化装备结构。发挥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大中小型机械合理增长;各类配套机械协调发展;新型、高性能机械优先推广;农产品初加工和其他农业机械并举发展,提高机具使用效率,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

  (二)注重示范与创新相结合。通过示范和创新,加快解决农业机械化的新情况、新挑战。一要加强科研攻关。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关键机具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二要加强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示范工作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扩展,补上农机化发展的短板,拉长农机化服务的链条,拓展农机化发展的空间。三要加强改革创新。坚持创新为主线,加快突破育插秧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瓶颈”制约,努力实现水稻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跨越发展;积极破解果业、花生、设施农业和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的“短腿”问题,推动农机化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三)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机、农艺都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两者紧密融合,缺一不可。一要破除观念。破除传统的农业生产耕作观念,确立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农艺中的主导地位。广泛宣传农机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农机农艺结合的良好成果,树立农机农艺结合的社会共识。二要强化协作。充分尊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打破人为的部门分割、机艺脱离,积极主动加强农机、农业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凝聚农机和农艺专家的力量和智慧,努力实现农机农艺的科学对接和紧密结合。三要敢于探索。勇于探索农机农艺结合的新路子,主动配合农业部门研究实施农机农艺结合的问题。通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充分展示农机在改进创新农业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四)注重发展与管理相结合。依法行政、依法管机,是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在加快发展农机化的同时,要不断强化农机管理工作。一要强化行政监管。认真贯彻执行《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管理范围,遵循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以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执法能力为重点的农机管理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农机管理队伍建设,做到规范化管理持之以恒、常态化监督长抓不懈。二要强化农机服务。全面推进农机鉴定、农机培训、农机投诉管理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根据科学管理的要求,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与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有机结合,将服务贯穿于农机化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以服务促进管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三、超前谋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推动今年农机化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在新起点上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之年。切实做好今年的农业机械化工作,对于推进“三化”同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农机部门要紧扣“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加快两个转变”的部署要求,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奋力拼搏,努力实现全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着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在耕地紧张、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必须要依托农业科技发展,重点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要加大“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的实施与考核力度,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技术。各级农机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明确考核目标,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效应,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快速发展,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二)着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目前,全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和经销商申报、补贴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地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春节后及时公布,尽早启动实施,满足农民春耕生产需求。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强化信息公开,联合纪检、财政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行动,确保补贴资金实施到位。要严格执行补贴政策的“三个严禁”,落实“五项制度”,坚持“八个不得”,做到筑牢反腐倡廉防线不放松、严肃纪律要求不松懈、严格执行规定不走样、严厉惩处违规不手软,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三)着力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农机服务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在扶持发展中促进管理规范,在规范引导中谋求良性发展。要深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认真开展农机合作社发展调研,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优化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布局,加大合作社经理人、理事长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要积极推动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金融企业开展“社企合作”,加快解决维修难、资金缺问题,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增强农机化服务能力。

  (四)着力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要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和“示范窗口、示范标兵”创建活动,转变监理方式,提供优质服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新标准,积极做好拖拉机牌证发放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三率”水平,坚决制止无牌无证和未经检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投入农机作业。要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春耕、“双抢”、秋收、冬种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农机安全生产,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维护好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今年春来早,农时不等人。当前农机化工作要切实做好“两个早准备”: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早准备。省里争取二月底、三月初全面启动购机补贴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抓紧筹备,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做好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监管,严格管理资金,督促机具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春耕备耕服务早准备。要提前谋划、认真组织,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积极做好“百万农机闹春耕”、农机柴油供应、农机检修服务、送农机服务下乡、农机质量打假、春耕期间农机安全生产等工作,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在全省迅速掀起农机闹春耕的高潮。

  同志们,农业机械化工作使命光荣,任务繁重。我们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素质能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宏伟目标中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玉兔辞旧岁,金龙迎祥瑞。借此机会,祝福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合家安康、新年吉祥!

  谢谢大家!

http://amic.jxadri.gi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