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省法院行政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25.06.2015  11:54

        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切实履行司法审查职责,独立公正审理行政案件,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努力化解官民矛盾,在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取得成效;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新期待,有序推进管辖制度改革,在破解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方面取得突破;主动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在助推江西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进展。

        一、人民法院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和再审行政案件2934件,审结2934件,同比分别上升13.46%和12.59%,其中新收一审行政案件2328件,审结2328件,同比分别上升10.07%和8.63%;新收二审案件599件,审结599件,同比分别上升31.07%和35.21%;新收再审案件7件,审结7件,同比分别下降50  %和65%。

        (一)行政案件主要集中在七大执法领域、涉及近30个行政管理部门

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处理的行政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林业、土地、公安、房屋拆迁、计划生育和房屋登记七个执法领域。上述七个领域引发的一审案件共计1572件(其中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393件、林业类案件323件、土地类案件219件、公安类案件183件、房屋拆迁类案件182件、计划生育类案件167件、房屋登记类案件105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收案数的67.53%。七大类一审案件中,房屋登记与土地类案件数量分别下降15.32%和2.67%;房屋拆迁、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林业、计划生育类案件数量分别上升213.79%、41.86%、24.76%、9.49%、0.60%。同时,审结的2328件一审案件涉及到近30个行政管理部门,司法监督的涵盖范围较广,有效地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二)案件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一审行政处罚案件460件,同比上升16.16%;行政强制措施案件36件,同比上升56.52%;行政补偿案件83件,同比上升118.42%;行政不作为案件309件,与去年持平;行政裁决案件329件,同比下降14.77%;行政许可案件80件,同比下降27.93%;其他行政案件1031件,同比上升21.01%。数据表明,在行政处罚、行政裁决、行政不作为等执法领域纠纷多发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行政补偿、行政强制等执法领域纠纷增发现象又开始显现。这些执法行为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全省各级人民法院通过案件的审理依法履行司法审查职责,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一审案件实体裁判率有所提高,撤诉率大幅下降

        在审结的一审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计964件,占41.41%,同比提升4.17个百分点;以裁定准许撤诉结案的计786件,占33.76%,同比下降11.08个百分点,但仍属高位运行区间。在裁定准许撤诉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主动改变被诉行政行为而原告撤诉的案件计35件,仅占全部撤诉案件的4.45%。实体裁判率上升和撤诉率下降,说明人民法院更加注重发挥判决方式的司法监督及规则指引功能。同时,撤诉率依然较高则表明人民法院仍然重视协调和解方式在消除官民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一审案件指定异地管辖数增长较快

        2014年,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加大一审案件指定异地管辖力度,除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外,共将222件一审案件依法指定异地基层法院审理,同比增长13.85%,占一审案件的11.20%。抚州市继续深化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将345件一审案件集中至临川区人民法院和南城县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管辖法院的调整,为公正审理易受地方不当干预的重大行政案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状况分析

        2014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2328件一审案件中,针对被诉行政行为,判决维持467件,判决撤销221件(其中判决部分撤销28件),判决变更3件,判决确认合法或有效5件,判决确认违法或无效36件;同时,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28件,判决行政机关赔偿3件,判决行政机关不予赔偿1件,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00件。 

        (一)行政机关执法行为总体符合依法行政要求

        行政机关一审判决胜诉(维持、确认合法或有效、驳回诉讼请求及不予赔偿)案件共673件,占一审判决数的69.81%,一审结案数的28.91%。在诸多执法领域中,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较高,一审判决胜诉案件为80件,占此类案件一审判决数的98.44%  ,一审结案数的43.96%。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意识有所提升

        近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含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占审结案件的比例也逐年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2009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含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仅26  件,占一、二审审结案件的2.84%,但到2014年,出庭应诉案件已达408件,比例也提高至13.67%,这对加速提高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1日后,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对此,全省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自觉地做好出庭应诉工作。 

        (三)行政机关败诉所反映的执法问题有待得到进一步重视

        行政机关一审判决败诉(撤销、变更、履行法定职责、确认违法或无效、赔偿)共288件,占一审判决数的29.88%,一审结案数的12.37%,同比分别上升2.69个及2.24个百分点。败诉原因是一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等现象。当然,还有个别行政机关未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从而导致败诉。对于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全省各级人民法院除了在个案裁判时予以明确外,还就进一步改进执法工作发送司法建议577份,但相关行政机关回复函只有227份,回复率为39.34%。上述情形表明,对行政审判中所反映出的行政执法问题,行政机关应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应诉的意识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