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呼唤全民阅读

24.05.2016  10:20

  ●汤建人

  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要求,踏上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们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赣鄱,从阅读学习中汲取智慧、积蓄力量,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很有意义,很有必要。

  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书香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全民阅读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他强调,“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李克强总理讲,“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全民阅读是一项国家战略,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2015年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读书看报”列入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在最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全民阅读”位列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我们一定要站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全民阅读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在工作上及时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在投入上切实保障,全力推动“书香赣鄱”建设,让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民阅读是一大民生工程,必须精耕细作、齐抓共管。总结我省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10年来的成效、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好影响,但也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参与面不够广、现有文化设施利用还不够充分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务必要把推进全民阅读作为一份不可推卸的重大政治责任,把全民阅读活动打造成为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

  抓精品创作,促经典阅读。要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立足江西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创作,努力催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力争涌现一批荣获国家级奖项的优秀图书,产生有全国影响的名家大师。特别要注重引导经典阅读、精品阅读。

  抓重点群体,带全局突破。要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尽快形成全民阅读氛围。一头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用全新的思维和理念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用知识的力量推动新常态下的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打造发展升级版。倡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积极投身于全民阅读活动中来,在阅读学习中陶冶情操、增长本领、提升能力。一头抓好青少年这个“民族的未来”。要引导青少年将课外时间更多地吸引到阅读上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抓服务体系,强基层基础。按照《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公共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出版物发行服务网络、阅读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构建更多更好的全民阅读平台,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阅读设施服务网络体系。特别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要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切实打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

  抓活动载体,创特色品牌。推动“书香赣鄱”建设,要注重载体抓手建设和特色品牌打造。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继续开展各具特色的讲座论坛、演讲诵读、读书征文等主题读书活动,培育一批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打造一批在全省叫得响、可借鉴、易推广的先进典型和活动品牌。

  抓机制建设,促常态长效。推动“书香赣鄱”建设,要科学规划,精心谋划,着力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加强协调、强化调度,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有效可行的工作检查督导机制;建章立制、强化保障,推动全民阅读工作长效化。抓宣传造势,重风尚引领。推动“书香赣鄱”建设,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网络,以及手机、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各类媒体,持续深入地开展全民阅读公益宣传、典型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通过好读书、读好书提升我们的文化,让文化的力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系省政协副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