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一年来]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26.11.2013  11:48

  尚务兴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扩大开放倒逼深化改革,以全面扩大开放倒逼转型升级,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加快发展——(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开放促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断。促进开放升级,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重要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是一种胸怀,一种思维,一种气度,是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抉择,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二)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铁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整个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开放的世界呼唤开放的江西。江西怎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关键靠开放。

  当今中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发展的活力在开放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焕发。放眼周边,兄弟省份开放之势咄咄逼人,开放型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往东往南看,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转型升级、遥遥领先;往北往西看,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竞相发展、势头强劲。在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的态势面前,我们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作为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内陆省份,江西靠什么赢得区域竞争的优势?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大开放。

  (三)今天的江西,大开放的使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回望过去,江西的发展得益于大开放。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源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全省开放型经济走上超常规发展之路,取得了“五个翻四番”的喜人成绩:利用境外资金翻了四番,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翻了四番,外贸出口翻了四番,对外承包工程翻了四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数量翻了四番。尤其近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对全省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均在42%左右;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在38%左右;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在30%以上。

  纵向看,进步不小;但横向比,差距也不小。2012年,我省对外经济依存度仅为16.3%,远远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江西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我们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巨大。要高质量、高水准实现与全国人民一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我们不仅不能在大开放中自满懈怠、放缓脚步,而且应该继续卧薪尝胆、砥砺奋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为江西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赢取更为强劲的动力。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解决江西投入不足,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充分发挥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倒逼改革,在改革深化中加速祛除江西观念保守、发展滞后的根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赣鄱人民。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极好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促进开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比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这对于新一轮扩大开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都蕴藏着全面扩大开放的巨大机遇。

  当前,经济总量偏小,欠发达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不会改变;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度不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不优,在全国仍处于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输出省地位,这些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建设开放江西,促进发展升级,依然是江西必须坚持的关键抉择。能不能在党中央擂响的巨鼓中发现机遇、分析机遇、抢抓机遇,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我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进程的快与慢。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努力抢占新一轮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要求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决的勇气、更有力的措施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打造具有江西特点的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以新一轮大开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

  (五)全面扩大开放,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

  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我省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一方面,要用改革的思维谋划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开放从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延伸,加快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开放,真正形成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

  另一方面,要用开放的理念和办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开明,以开放促发展,在全面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六)全面扩大开放,必须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融合。

  放眼未来,江西发展主要缺什么?最为紧迫的是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解决这些难题,靠什么?靠开放。无论是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还是实施城镇化战略,无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无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升级,都要依靠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大开放来推动。

  一方面,靠对外开放引进发展所需的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引进和吸收加快发展、促进升级的理念和办法。我们必须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在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中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人才的项目和企业。

  另一方面,靠对内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内商外商一视同仁、国企民企平等竞争的理念,放手、放胆、放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同时,要全力支持本土人才大胆创业、在外赣商回归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业、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好比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偏废不得。

  (七)全面扩大开放,必须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促进。

  江西经济发展既存在总量偏小、发展粗放的现状,又存在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手抓做大总量,一手抓优化结构,在做大总量的同时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的过程中做大总量,切实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一方面,要举全省之力招大引强。项目积蓄后劲、项目决定未来。大发展需要大项目,快发展需要好项目。我们要围绕我省产业规划和布局,积极实施招大引强“六大工程”,即央企入赣工程、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突破工程、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民企倍增工程、引技引智工程。

  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区域开放发展新格局。紧紧围绕我省区域发展格局,重点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在全省努力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开放高地、九江沿江开放开发高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接粤闽港澳开放高地、赣东融入长三角开放高地、赣西对接“长株潭”和西部大开发的开放高地,形成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互动发展、竞相发展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此外,要加强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择商选资,增强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具有强劲产业带动力的项目,更加注重能够延伸产业链的项目,更加注重能够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更加注重能够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项目,更加注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更加注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八)全面扩大开放,必须坚持开放创新与真抓实干相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全面扩大开放也要敢于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樊篱。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破除影响全面扩大开放的思想观念障碍,才能营造全面扩大开放的浓厚氛围;只有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进一步深化开放意识、坚定开放决心、突出开放重点、提升开放层次,才能破除影响全面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迈出扩大开放的新步伐;只有大力营造爱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政务环境,打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开放环境,才能让更多的资本、人才和创新成果在江西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开放的思路,只有靠实干才能落地生根;开放的行动,只有靠实干才能取得实效;开放的成效,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得到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促进开放。尤其要放宽市场和投资准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筹划设立自由贸易区,全力优化我省开放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九)经济发展因开放而繁荣,社会进步因开放而精彩;中国因开放而富强,江西因开放而崛起。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新一轮大开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为开创江西发展升级新局面而努力,为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而奋斗。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